[转载]喜剧性产生的原因
(2014-06-23 11:46:00)
标签:
转载 |
一,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认为喜剧摹仿的对象较我们稍为低下,但不是恶。可笑的对象和可憎的对象是有区别的。霍布斯继承了这一说法,认为凶恶是令人憎恨的,无伤大节的拙劣才可以令人发笑。当权威失去权威,让我们感到鄙夷时,他才使人感到可笑。霍布斯说:“笑的情感不过是发见旁人的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人们偶然想丐自己过去的蠢事也往往发笑,只要那蠢事现在不足为耻。人们都不喜欢爱人嘲笑,因为受人嘲笑就是受轻视。
二,“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
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这种说法最初在德国流利。一般是指打破现有的秩序或规律,让人的紧张的期望突然消失。
斯宾塞曾在此基础上,将乖讹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例如跳鞍马,要跳过去。结果大多数人都跳过去了,其中有一个却骑在了鞍马上,这就是“下降的乖讹”。倘若其中有一个能同时跳过两匹鞍马,则是“上升的乖讹”,结果就让人惊奇。但仅仅用“乖讹”来囊括一切喜剧性也是不恰当的,首先,期待的消失能引起笑,期望的实现有时候也同样能引起笑。其次,如果孤立地看待“乖讹”,认为一切乖讹都是可笑的,也是不恰当的。例如让一个残疾人负着重载,苍蝇掉到油漆里等,这些事情都是乖讹,却并不可笑。
三,生命物机械化
四,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