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学术简历

(2010-06-06 21:52:12)
标签:

文化

分类: 研究人员

Yongdrol K. Tsongkha's Brief Biography

http://s10/middle/4ab879d04885ce6ae4d59&690

 

Yongdrol K. Tsongkha, is currently a Research Associate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t Indiana University in the USA and a leading full Professor for Ethnic and Tibetan Studies at th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Tibeto-Burman & Altaic Studies at Lanzhou University in PRC. He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in Chinese, Tibetan and English on Tibetan folklore, archaeology and early history of Tibet, local history of Amdo(his home province), linguistics (on his native language, Siling or Silingkyad), history of Tibetan, Indic and Chinese medicine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may of the papers have been widely cited by many Tibetologists and archaeologist. He is also a cultural entrepreneur and passionate advocate to revive the lost beautiful traditions of Tibet and has initiated more than seven festivals for traditional Tibetan dances, costume, sports and games in his hometown in Kumbum and Pari, NE Tibetan plateau since 2003 and a film maker to recently have directed a documentary named "Life among the People of Choni" which has been showed by Gansu TV(PRC,2007/2008), Shaw Multicultural Channel 119(Canada, Oct27,2009), Maysles Institute Cinema(New York, July7, 2009) ,New Asia Film Festival (Canada May 25,2008),  Cinevolution Media Society(Canada, Aug 12,2009) and Kunming Beichen Cinema (April 22,2010) etc. It was also showed at Sichuan TV Festival International in November 2009 and won "Gold Panda" Awards for Documentary in November 6 2009 .  He has been invited to give talks at many prestigious academic Institutions which includ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olombia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and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as well as many top universities in PRC etc.

 

He has earned a PhD for Medical History (1995), Master for local History of Amdo(1988) and BA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1985). He was teaching and studying extensively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Indiana University from 1999-2003 and was an Assistant Research Follower(Assistant Professor) at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from 1995-2000 and a faculty member in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from 1988-1991.

 

宗喀·漾正冈布(Yondrol K. Tsongkha)学术简历

 

   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 2003.3—),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8-),兰州大学藏缅—阿尔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2005.10—)等。

 

    曾任美国加州州立汉伯大学(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地理学系与宗教研究系2004-2005年联合西藏研究项目特聘专家(“Resident Tibetan Expert”),美国政府合同公司McNEIL Technologies, Inc语言研究中心语言学顾问(Linguistic Consultant 2001-2003),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2001,8-2003.3),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兼职助(副)教授(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2001-2003)、印第安纳大学欧亚腹地研究系访问助(副)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1999.8—2002.8),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5—2000)等。 

 

     教育背景方面曾获文学学士(1985),历史学硕士(1988,首批从事青海地方民族史地研究的5名硕士研究生之一),医学博士(199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从事民族医学研究的医学博士),欧亚腹地的民族与文明及比较历史语言学博士后研究(在印第安纳大学1999—2003)等。尤其是1999年—2003年间在印第安纳大学主校区Bloomington 校区从事教学和博士后研究期间,有在四年时间里在该校欧亚腹地研究系、历史学系、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系、人类学系、语言学系、宗教学系、古典(希腊与罗马)研究系、政治学系、近东语言与文化研究系、美术学院、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印度研究系(项目)、哲学系、地理学系、国际(事务)研究系(项目)、性别研究系(项目)、俄罗斯与东欧研究系、犹太研究系(项目)、科学哲学与历史系、拉丁美洲研究系、非洲研究系等20余个院系较完整地修完60余门课程的记录而在该校广为人知(授课教授与课程名称见Tsk's English CV.June,2010)

 

    研究的领域与兴趣包括“欧亚腹地的民族与文化”(重点为公元1500年全球一体化以前欧亚腹地在技术、语言与文化方面的互动关系)、吐蕃特(西藏及其他藏区)的历史与文明(重点为早期吐蕃文明与吐蕃特安多区域政治与文化史)、欧亚医学史(以藏蒙医学史为重点兼及早期希腊、阿输吠陀、中医及民族民间医疗),历史语言学(以藏汉语与印欧语早期共享词汇和家乡宗曲流域的藏汉蒙方言关系为主)、地名学(以藏缅-阿尔泰与华夏文化交汇处的现在甘青地区的地名为重点)、应用人类学(以濒危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兼执导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当代的“西藏问题”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民族问题、环境与文化生态事务等。

 

    已发表专著五部,论文近百篇,其中的代表作有《拉卜楞文化遗存》(与学生合著,2010)、《复活的记忆: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的应用人类学研究与实践》(2005-2009)、《甘肃地名研究—以藏缅与阿尔泰地名为重点》(与学生合作,2007-2008,其中的“卓尼地名研究”获2008年甘肃省首届地名理论研讨会论文特别奖{最高奖})、《卓尼生态文化》(与学生合作2007)、《仁钦桑波与公元10世纪以后的吐蕃医学》(2006)、"Tibet in the Histories of Central Eurasia" (“欧亚文化视野中的吐蕃特”,印第安纳博士后研究项目1999-2003)、 "rGya-nag sman-pa and Bod-kyi btsan-po: The Chinese Physicians at the Count of the Tibetan Emperor during the 7th---9th Centuries"(吐蕃宫廷中的唐人医生,2000)、"Tibetan Materia Medical Dissemination to the Proper China Before the 18th Century."(“藏药在中原的传播史”,1998,该论文获第八届国际协会Bloomington 藏学研讨会特别资助),《公元十世纪以前的吐蕃医学纪年》(1998)、《吐蕃特的传统文化与吐蕃高原的环境保护》(1996)《吐蕃诸邦国时期的藏医学》(1996),《史前藏医学发展线索研究》(1995),《苏毗初探》(1987-1992, 5篇连载系列论文)、《“本”“巫”同源考》(1987)等。其中《《苏毗初探》系列论文和藏医方面的系列论文被广泛引用,引用者中包括多位著名藏学家和考古学家。有的论著被一些教育与学术机构列在必读书目中,如最近发表的应用人类学方面的论文被台湾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于2009年列为“課程大綱”应用人类学类必读书目中(详见Tsk's CV.June,2010)。

 

 

    汉藏英三种语文为基本工作语言,作为一历史语言学研究者,还得以有机会在正式课堂上和在田野中学过5年到3个月不等的梵文、阿拉伯、拉丁、蒙古语、圣经希伯来语(Biblical Hebrew)、印地、突厥、波斯,、朝鲜、德语、思哇荷黎(非洲)、冰岛语等22种语言及数种藏汉方言,曾较系统地跟世界一些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如Christopher Beckwith Paul Newman 等研修过历史语言学,1999-2000年在印第安纳大学欧亚腹地研究系担任过一年教授藏语与语言文化课程的专职助(副)教授,,还担任过美国政府合同公司McNEIL Technologies, Inc语言研究中心语言学顾问(Linguistic Consultant 2001-2003),主持完成过该语言中心的两项被认为是“只有顶尖语言学家才可做的”应用语言学项目("a challenge which only highest-level linguists, such as Dr. Tsongkha, can meet.",摘自该中心主任在这两个项目结项后的书面评语,详见Tsk's CV,2010附录)。

 

 

    2003年底起由他在家乡发起和组织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参与的“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和“宗喀艺术节”等旨在“重建美好社区”和复振当地濒危民族文化遗产的应用人类学项目。该“运动会”和艺术节系列项目将许多早已淡出人们记忆的传统歌舞、体育游戏、传统工艺等“复活”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与环境保护和改良当地社会风俗等相结合,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该“运动会”和艺术节的理念和组织模式已成为甘青乃至北京等地区的许多社区和团体模仿的样板。该项目中的“却西德哇古老游戏”2007年入选“青海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两项传统体育游戏器材设计于200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两项(专利号ZL 2005 3 0089813.4 和ZL 2005 2 0078559,2. ),运动会的部分歌舞和体育项目自2005年起正式引进兰州大学和兰州部分中学等的体育教学课堂等。5年来新华社、青海日报、甘肃日报、香港明报、环球华报、甘肃电视台、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文化、地理、体育等8个频道)、新华日报、新民晚报、加拿大公共电视台等为“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及其相关项目做过约60篇(部)的专题节目或新闻报道,为数以百计海内外媒体(中英藏文)广泛转载报道。却西德哇应用人类学项目被一些学者作为应用人类学和文化保护的典型教学案例(详见Tsk's CV,2010)。

 

    由他执导和研究生Sonam Dorje Donak等一起撰稿、拍摄和制作的11集约330分钟电视文献纪录片《生活在卓尼》作为甘肃优秀影视节目2007-2008年间曾在甘肃卫视等多次播出,由他执导的120分钟英文版文献纪录片"Life among the People of Choni",入选2008年加拿大电影节"New Asia Film Festival" (Canada May 2008),作为重点片于5月25日在该电影节展播。这部英文版文献纪录片的60分钟剪辑版于2009年7月7日在美国纽约著名的纪录片专业影剧院Maysles Institute Cinema售票放映(结合他的50分钟的映前演讲),这部英文版文献纪录片的90分钟剪辑版(Ms Dilan Drolkar 2009剪辑版)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公共电视频道Shaw Multicultural Channel 119播出,该片的电视版(60分钟2008年剪辑版)获2009年(第十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人文类长片入围奖(2009年11月),该片的电影版第五版于2010年4月22日在昆明北辰财富中心影院放映。

 

    近10多年来应邀到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旧金山大学、西门菲沙大学、Denision 大学、汉堡州立大学等1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和台湾的义首大学、淡江大学、长庚大学、佛光大学、实践大学、原住民部落大学、台北女中和功学社、中国大陆的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改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国经贸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青海各主要大学(青海医学院、青海藏医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青海藏医学会、青海金诃藏药集团、北京自然之友,美国Machig组织、美国Maysle电影学院(Maysles Institute Cinema)、加拿大多伦多社会革新中心(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加拿大Cinevolution 媒体协会与列治文市(Richmond)文化中心等演讲,还应邀在成都、西安、兰州、甘南、北京、西宁、高雄和夏威夷举办的一些会议上做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包括藏蒙医学与医学史(包括早期印度、希腊、中医与吐蕃医学交流史)、安多区域政治与文化史、应用人类学实践、濒危文化的“复活”与“拯救”、藏汉语中的早期印欧语语词、汉文史籍中的藏缅语地名、欧亚腹地的民族与文化(作为“世界历史轴心”的欧亚腹地是我们理解为何远在近现代科学技术出现和普及前为何欧亚大陆已在“技术和文化上是个整体”的关键。欧亚腹地是交通欧洲、中东、南亚和东亚等欧亚大陆各大文化区的中介。一部欧亚史其实就是欧亚腹地的以游牧为最大文化特征的阿尔泰、藏缅与印欧伊朗语族各民族相互和与其周边的定居的上述各大文化区的人民征战和贸易互动的历史)、文化与生态、当代的“西藏问题”与相关其他民族问题、吐蕃特的歌与舞等。

 

    到包括斯丹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莱大学、杜克大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夏威夷大学、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德里大学、瓦拉纳斯大学、加德满都大学、台湾大学等50余所大学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地理杂志总部、锡金藏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高雄生态研究所及加利福尼亚Hopa印第安人保留地、台湾高雄原著民社区、蒙特利尔和魁北克法语区、拉达克生态研究所等访学和交流。

 

    接受新华社、新华社内参、甘肃与青海的主要媒体(甘肃日报、兰州晚报、兰州晨报、甘肃电视台、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青海电视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香港明报、环球华报、温哥华新闻、加拿大公共电视台、美国旧金山公共电视台等的专题采访50次以上,电视台播放20-30分钟长度电视谈访专题节目约10部,报刊发表专题报道约60篇,其中包括青海日报(汉藏文版)、甘肃日报、香港明报和环球华报等的约15个整版篇幅的专版。其中的话题以历史、文化、语言与濒危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居多。

 

    宗喀教授还是一艺术,尤其是吐蕃特歌舞的热情的弘扬者,与青海湟中县政府部门合办了该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当地民族原生态歌舞盛会“宗喀艺术节”(2004.5.20-21),2004年协助青海省湟中县成立以保护和振兴当地唐卡、堆绣和雕塑为宗旨的"青海宗喀艺术学校”,任首席顾问和名誉校长(2004.5-2006.5)。先后策划与帮助成立了以弘扬原生态歌舞为宗旨的“玉树雅拉襄波牧民歌舞团”(2006.2,曾来兰州)、湟中“宗拉仁姆农牧民歌舞团”(2006.3)、却西德哇丹德尔歌舞队(2003.12),曾任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顾问(2005-2007),甘肃省2006年藏历年歌舞晚会“雪域踏歌”首席顾问等,2005年与兰州大学体育部合作将吐蕃特“果卓”舞引进兰州大学体育课堂等。

 

    宗喀教授于1995-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期间还是中科院宋正海教授创办的CELH(天地生人)论坛与讲座的主要组织人之一(在北京、青海等地主持“吐蕃特”系列)、非常活跃的环境保护活动者,名列“知名环保人士”等(见Tsk's CV,2010

 

    有关宗喀教授(Yondrol K. Tsongkha)学术背景及相关成就方面的进一步详情可参见他的近50页长度的英文版履历表Curriculum Vitae Tsk's English CV,2010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