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天净沙》的首三句必用鼎足对吗?

(2009-12-03 12:40:38)
标签:

元曲

马致远

天净沙

文化

分类: 诗词与对联

元曲《天净沙》的首三句必用鼎足对吗?

 

一直觉得那都是很冷僻的东东,没想到还有网友爱好元曲的!有网友给我发来纸条,说和朋友争论《天净沙》首三句是否必须用鼎足对,请我发表看法。我首先声明,我是工科出身,诗词曲都是业余爱好,仅提供一点个人看法供参考,谬误之处敬请行家指正。

 

泛泛而言,古人把词叫做“诗余”,曲叫做“词余”,既然曲是词余,其中的一些格律必定和词是有关系的。“词的对仗并不像诗那样有硬性规定”(王力语),我在以前博文说过:“即使是《鹧鸪天》这样用对仗最多的词牌,一些词谱也认为不是非对不可。”,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曲,即曲中的对也不是非对不可的。

 

元曲曲谱中记载着一些曲牌中需用三句对仗的鼎足对,如《庆东原》的四、五、六句;《拨不断》的中三句;《寄生草》的中三句;《醉太平》的五、六、七句。我们看看《元曲三百首》中的例子:

 

张可久《庆东原  次马致远先辈韵》的四五六句:“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马致远《庆东原  叹世》的四五六句:“楚歌四起,乌骓漫嘶,虞美人兮”

 

张可久的《庆东原》用了很工整的鼎足对,马致远的《庆东原》则未用(注:不可将其视为流水对)。再看一例:

 

白朴《庆东原》的四五六句:“青春过了,朱颜渐老,白发凋骚”

 

后二句对了,第一句未对(也有人认为第一句是“半对”,这种情况在词的对仗中也有)。像这样在该使用鼎足对的地方,改成前二句对仗或后二句对仗,并不少见。

 

以上例子说明即使像《庆东原》这样在曲牌中规定要用鼎足对的,古人在使用上也是比较灵活的,更何况曲谱和《钦定词谱》均未规定《天净沙》首三句要用鼎足对。

 

《钦定词谱》中的《天净沙》有乔吉、马致远两体:

 

1、乔体:单调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韵、一叶韵。                            

【例】乔吉 :

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薄幸虽来梦中,争如无梦,那时真个相逢。

 

此体给出的乔吉例曲中首三句就未使用鼎足对。

 

2、马体: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                           

【例】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体给出的例曲中前三句马致远确实使用了鼎足对,但未作硬性规定。我们根据《钦定词谱》注:“此词第三、四句,俱叶仄韵。按,孟昉词十二首,其十首俱与此同。”,去看看孟昉的《天净沙》,就会发现用鼎足对者少,不用者多:

 

上楼迎得春归,暗黄著柳依依,弄野轻寒似水。锦床鸳被,梦回初日迟迟。(正月)

劳劳胡燕酣春,逗烟薇帐生尘,蛾髻佳人瘦损。暖云如困,不堪起舞缃裙。(二月)

夹城曲水飘香,扫蛾云髻新妆,落尽梨化欲赏。不胜惆怅,东风萦损柔肠。(三月)

依微香雨青氛,金塘闲水生苹,数点残芳堕粉。绿莎轻衬,月明空照黄昏。(四月)

沿华水汲清樽,含风轻縠虚门,舞困腮融汗粉。翠罗香润,鸳鸯扇织回文。(五月)

疏疏指柳生裁,炎炎红镜初开,暑困天低寡色。火轮飞盖,晖晖日上蓬莱。(六月)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衰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七月)

吴姬鬓拥双鸦,玉人梦里归家,风弄虚檐铁马。天高露下,月明丹桂生华。(八月)

鸡鸣晓色珑璁,鸦啼金井梧桐,月附茎寒露涌。广寒霜重,方池冷悴芙蓉。(九月)

玉壶银箭难倾,釭花凝笑幽明,霜碎虚庭月冷。绣帏人静,夜长鸳梦难成。(十月)

高城回冷严光,白天碎坠琼芳,高饮挝钟日赏。流苏金帐,琐窗睡杀鸳鸯。(十一月)

日光洒洒生红,琼葩碎碎迷空,寒夜漫漫漏水。串销金凤,兽炉香霭春融。(十二月)

七十二候环催,葭灰玉琯重飞,莫道光阴似水。羲和迁辔,金鞭懒著龙媒。(闰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