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创业板开盘及第一年的走势回顾

(2009-10-23 12:55:55)
标签:

股市

股票

创业板

分类: 炒股心得

香港创业板开盘及第一年的走势回顾

 

    创业板今日开板了!这是资本市场和股民的一件大事,无论如何不能不给予关注。和权证一样,股民若想参与,那是要经过一些列风险教育与揭示的,为何?风险较大啊!贴上香港创业板的开盘和第一年的走势,提供一份风险参考而已,固然,此时非彼时,此板非彼板,若您觉得参考价值不大,看看热闹呗!

 

香港创业板风雨一年路

 

如期成立

 

  1999年11月15日,香港联交所举行庆祝创业板成立酒会,宣告香港创业板的正式成立。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联交所创业板市场成立典礼上表示, 创业板这个新市场的诞生,标志着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创业板市场为正在崛起的公司提供另一条集资渠道。这个市场的服务对象是各行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目的是让这些企业更容易集资。曾荫权还特别指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有助于香港本地、中国内地、亚洲区内正在崛起的企业, 更可惠及需要资金扩充业务及希望在亚洲立足的所有新兴企业。

 

  为了保证市场运转的顺畅,香港联交所从1999年9月14日起开始接受拟于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准发行人的上市申请。

 

开市大吉

 

  1999年11月25日,筹备多时的香港创业板如期开市,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率先完成招股的天时软件和浩伦农业成为创业板市场的“先锋”, 两家上市公司当天闪亮登场,天时软件和浩伦农业收市时分别较发行价飙升了80%和60%。

 

  两家公司股票当日分别以6港元和2港元大幅高开,前市在买盘的积极推动下,曾分别登上7.7港元和2.75港元的日内最高位,较之发行价翻了一番以上。后市两公司股价均有所回落,分别探底5.3港元和1.88港元,最终收于5.4港元和1.92港元。两只股票的成交当天均较活跃,其中天时的成交额达到了4.158亿港元。

 

阳春三月

 

  随着“重量级”公司的加盟,创业板在今年3月又掀起了阵阵热浪。较之开业初期的“追新”热,创业板近期的追逐热点已转向了“龙头股”的竞争。

 

  继 tom. com 之后 , 香港创业板在 3 月份再添两家“重量级”互联网公司hongkong.com和新意网集团。其中, 新意网将再度创下创业板的几项新纪录:招股价有望创下创业板招股的新高;该公司集资额同样为该市场迄今来的峰值;上市市值赶超tom.com。

 

  “重量级”公司的频频登场不仅大大提升了创业板的影响力, 也直接刺激了保荐人和投资者的兴趣。二级市场tom.com在两天内飙升了60%,龙头股风采初现。一级市场上,tom.com、新意网、hongkong.com的“热卖”再度炒热了本已温度不低的发行,越来越多大投行的加入更增添了创业板的吸引力。留意一下新股保荐人名单, 除了BNP百富勤频频出现外,汇丰投资、怡富、雷曼兄弟等知名投行也开始加入角逐。

 

      与主板略有不同的是, 定位于高增长企业的创业板几乎都或多或少具备了当时流行的“高科技”概念,于是企业规模、背景、管理层素质等核心问题就更快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3月新发行的几家创业板公司规模相对均较大,加之具备不错的市场热点题材和良好的股东背景,为大资金的介入提供了可能,龙头品种呼之欲出。

 

急转直下

 

   创业板二级市场的高点出现在3月份。经过2000年前三个月的发展运行,创业板在 3月7日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按其后推出的创业指数计算,3月7日的1423 点成为了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纪录。而在3月20日创业板指数正式推出后,其基本就在1000点基期指数的下方运行,并呈一路下跌之势。

 

  伴随创业板整体市场的调整,各公司股价纷纷跳水,tom.com 等昔日投资者疯狂抢购的“明星股”跌幅最深时,较最高价的落幅达到了90%。截至10月底,约70%的公司股票已跌破了发行价,出现“折价交易”。其中,市价绝对值最小的36.com和熊猫 -Recruit均已跌破0.10港元。

 

  由于股价的大幅缩水,尽管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队伍规模整体在不断扩大,但市价总值仍未能创出新高。截至2000年10月底,创业板的总市值为714亿港元,低于最高值的960 亿港元,也低于3月份二级市场巅峰时的867亿港元。

 

熊长牛短

 

  香港创业板设立一年, 可以清晰地看出如下几个特点:一级市场明显强于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上“熊长牛短”;对大资金的吸引力没有形成, 散户参与热情降低;市场渐趋理性;上市公司行业局限性明显,亚洲区域性投行成为“主角”。

 

  从去年11月正式设立起,到2000年10月31日,共有49家公司通过香港创业板实现了成功融资,集资总额已超过了150亿港元,基本达到了创业板主席罗嘉瑞当初的期待。此外,还有31家公司在审批过程中,另有8 家公司的申请已获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原则批准,但尚未上市。可以说,单从融资角度而言,香港创业板基本实现了当初的目标。

 

  相比之下,二级市场上除了开设之初的短暂热闹,3月份的一度急冲外,基本处在一个下降通道中。即便在7、8月份一级市场出现回暖之后, 二级市场也未能连带受到“眷顾”,并连续创下了新低。

 

  由于二级市场的调整,也使得最初的狂热很快消失,泡沫挤压得以迅速完成。最初的高比例超额认购倍数几乎消失,而发行价的确定也日益现实。从完成融资为第一目标的角度出发,不少公司对发行价重新作出了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