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故事:书中自有黄金屋
(2009-08-02 10:22:31)
标签:
诗词文化文学 |
分类: 诗词与对联 |
诗话故事: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代皆宣扬“读书做官”,多以“名利”为诱饵。“名”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利”如《增广贤文》中“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再如北宋年间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关于读书的好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了,名车美女豪宅,放到现代也是有足够的诱惑力的。这几句话出于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其实要说这是诗,在帝王诗中水平不高,也不上口。宋代神童多、才女多、儒将多。这三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或许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相对普及在年龄上不分长幼、在性别上不分男女、在行业上不分文武。朝廷为选拔超常儿童,从宋太宗时起,设立童子科。宋绶、晏殊、姜盖、李淑、蔡伯俙等在宋真宗时,先后被赐予同进士或学究出身,可见宋真宗挺重视文化人的。宋真宗还曾为三岁的福建神童蔡伯俙欣然赐诗一首:
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姿。
不过宋真宗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解释语焉不详。到了明清,江南流传的《勉学歌》(记载于《万锦情林》)对宋真宗《劝学诗》做了详细的注解,
君不见,东邻一出骑青聪,笑我徒步真孤穷。读书一旦登枢要,前遮后拥如云从。昔时孑身今富足,大纛高牙导前陆。始信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车马多如簇。
君不见,西邻美妇巧画眉,笑我无妻谁娶之。读书一旦高及第,名门争许成婚期。昔时孤房今花烛,孔雀屏开忻中目。始信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君不见,南邻万顷业有余,笑我饥寒苦读书。读书一旦登云路,腰间紫袋悬金鱼。昔时箪瓢今梁肉,便是全家食天禄。始信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君不见,北邻飞宇耸云端,笑我屋漏门无关。读书一旦居相府,便是广厦千万间。昔时茅檐今梁木,画栋雕甍成突兀。始信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时代变迁了,最新的词语是大学生毕业“被就业”,书中已不见黄金屋了。现今的干部选拔机制和读书关系不大,“读书做官”休矣!书中获得“颜如玉”也变得不太靠谱了,那必须先有“黄金屋”和“车马多如簇”,实在不行没文化但“金钱多如簇”也是不难有“颜如玉”的。这个“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是过去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