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商报》推出林园能表达什么?

(2007-02-07 12:10:26)
分类: 炒股心得
《成都商报》推出林园能表达什么?
 
上一周林园实盘跌幅为:10.1%;而大盘沪指同期由2882.56点跌至2673.21点跌幅为7.26%。(截止07年2月2日数据)
 
林园实盘中个股从近期最高点至今累计跌幅分别为:招行19.1%;云南白药20%;五粮液27.1%;瑞贝卡9.4%;丽江旅游14.2%;铜都铜业12.5%;沪机场6%;云天化29.5%。
 
《成都商报》在本期报道时说:“如果你觉得把他的资金多少驳倒了就能否定林园而对他不屑一顾,那么,或许你根本没有明白我们推出林园到底是为了表达什么。”
 
表达什么呢?无非两个意思,第一象《成都商报》自己所说的证明林园是个“奇迹”,第二教给股民正确的投资方法。目的达到了吗?
 
一、实盘证明了林园的“神话”了吗?
 
2006年4月19日推出实盘以来,我们不难看出实盘收益一直随大盘起伏,与大盘有高度相关性,截止目前总收益略微跑赢同期大盘,这确实是不错的业绩,但决不是象《成都商报》所说的奇迹,借实盘来证明林园“神话”就差得更远了。
 
讨论林园的实盘收益率,不能脱离大盘的涨幅,这是《成都商报》一直回避的问题,而且从不敢横向比较。并不是在大牛市中只有林园一人挣钱,大盘同期涨了100%,个股翻倍的满地皆是,林园的实盘收益不过勉强跑过同期大盘,输于QFII、基金和平均收益率300-400%的私募基金。《中国证券报》报道说,有5%的股民跑赢大盘,也就是说有350多万股民可达到林园实盘水平。
 
今日(2月7日)和讯网一篇报道中就有一个小小的例证:“一如大盘走势,昨天杭州体育场路一家营业厅内的气氛也经历"峰回路转",下午一些股民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已经有十多年炒股经验的徐女士说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赖,手上已经握了近一年的歌华有线近两周已经连续阴跌16%以上,但以中线投资为主的她依旧坚信还有机会。"不急,还有明年奥运会呢。"她说,最关键的还在于歌华有线给她带来的丰厚收益,从去年初就重仓持有,而当时价格只有15元左右,"跌了这么多,我还是翻番的。"她自豪地说。”
 
林园实盘在大牛市中并不能取得超出大盘很多的收益,而且在大盘调整也不抗跌,怎么也不象能挣五万倍的样子!以林园实盘十个月来的收益与大盘同涨同跌推算,不要说五万倍收益的神话,就是“牛市三年12倍收益”也得大盘涨十倍!“熊市三年能翻两番(4倍)”更得划个问号了。
 
林园是高手无疑,但实盘的表现证明了“牛市三年12倍收益”或者“五万倍”神话般收益根本不可信,实盘并没有象《成都商报》所说的创造或是证明了林园是个“奇迹”!
 
二、教给股民正确投资方法了吗?
 
林园号称“价值投资”、“长期持股”、“满仓+透支”、“不看大盘”,实盘选股与基金重仓股高度重合。
 
满仓+透支俺就不想说了,对小股民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林园正是把借来的钱算做本金(林园在多次接受采访时都提到了他贷款炒股),将收益混为一谈,编造神话。这种神话没有什么意义,也不难创造,譬如你有五万元,一年挣了五万元,你大可以象林园一样说自己只有一元钱本金(其余是借的),一年不就挣了五万倍?还用象林园那么费劲?
 
所有机构选股无不号称“价值投资”,当股价拉升到一定程度就成了“价值透支”,股价必然回落,一味持股必将成为最终买单者。固然不能以林园实盘中有两只股票近期最高跌幅将近30%来论英雄,但短期风险不该规避吗?
 
大家都还记得股神林园的豪言壮语:“牛股就是我创造的,我不买,它就不升;我不抛,它也不会跌!”,听起来却实是神话,事实果真如此吗?林园没抛股,不照样跌30%吗?也许30%不算跌?
 
此外,炒股不可能不看大盘、政策导向、市场变化,股指期货的推出、融资融券的推行、大、小非不断解禁等等将会大大影响股市,漠视影响市场的因素,以不变应万变可取吗?实盘证明林园选股并不能独立于大盘而特立独行,不看大盘行吗?也有极个别走势独立的各股,但未被林园实盘选重。
 
 
推出林园实盘并没有什么不好,无视现实非要造神是不可取的,更不该渲染什么“林园是《成都商报》创造的最大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