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书重拾  阅读《城南旧事》 边读边思

(2012-11-16 10:31:37)
标签:

重拾

旧书

英子家

马车

小毛驴

分类: 美文阅读

     http://img.ifeng.com/res/200908/0830_760604.jpg 阅读《城南旧事》 边读边思" TITLE="旧书重拾  阅读《城南旧事》 边读边思"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不料被火车压死。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味道不对,英子很伤心,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使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爸爸很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着爸爸的离开,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的长大了。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本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http://img.ifeng.com/res/200908/0830_760605.jpg 阅读《城南旧事》 边读边思" TITLE="旧书重拾  阅读《城南旧事》 边读边思" />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城南旧事》阅读练习

                                  冬阳·童年·骆驼队

练习1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1.打头儿的骆驼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红”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爸爸是怎么认为的?我是怎么想的?

2.林海音为什么要把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写下来?

练习2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3.孩子的思维总是无拘无束的,天高任鸟飞,他们认为这样更有趣,更美丽,更童话……也只有孩子敢这样无羁地想象,与大人的想象截然不同。你的生活中也一定发生过此类的事情,请你有趣地把它写出来。

                                       惠安馆

                                         

练习3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3.解释“打”在句子中的意思。

妈妈打了一只金镯子

姑娘打这儿就疯了

我浑身大大地打了一个寒战

井窝子有两个人正向深井里打水

不听话就打

“打”的意思还很多,请你再举出几例,写出它的其他意思。

4.秀贞是个疯子,我是怎么知道的?秀贞为什么会疯的?

5.“我”开始觉得秀贞是疯子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6.为什么作者一开始看到疯子时不告诉人们她的名字和家庭情况及疯的原因?后来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交代的呢?

7.你知道小桂子她妈是谁?

8.小桂子在秀贞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呢?

                                           

练习4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9.作者如何描写秀贞瘦的?

10.“我”看金鱼时嘴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与前面哪里的描写相同?

11.听秀贞念小桂子后,为什么要写“我”想起了妈妈说我们是从很远很远的家乡来的?

12.妞儿吊嗓子是指什么?

练习5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13.注音:拗嘴

14.妞儿的身世是怎样的?你听说后会怎么想?

15.我为什么喜欢和妞儿在一起?

练习6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16.我看到的妞儿和秀贞脑海中的小桂子,你读后产生了什么联想了吗?

17.试着问一问妈妈:“妈 ,我是不是你生的?”接着问第二句:“你怎么生的我?”……仔细观察当时的情景,并生动地写下来。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7

18.“吊死鬼”是什么?为什么要写我进惠安馆看到了“吊死鬼”,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9.“我”和“小桂子”分别出生在什么季节?

20.“小桂子”名字的来历。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8

21.思康是谁?从秀贞的故事中你知道思康是一个怎样的人?

22.你说他会回来看秀贞吗?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9

23.小桂子生下来有什么胎记?

24.秀贞要我记住什么事?

25.“这样的长睫毛”有一个人也有的,这个人是谁?读到这儿你想到什么?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10

26.听了秀贞的“恋爱史”后,“我”觉得她是疯子吗?

27.小桂子是怎么没了的?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11

28.我做梦醒来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如何描写的?(注意景色的变化)

29.我让妞儿讲她爸妈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12

30.从妞儿的口中她的身世是这样的?爹妈对她好吗?从哪里看出来?

31.悲惨的故事,作者怎么总是让它在不好的天气里发生?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13

32.我偷拿妈妈的金镯子干什么?如何细致描写偷拿过程的?

33.妈为什么要搬家?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练习14

34.我醒来后为什么大叫“爸爸”?

35.我自己虽然生病了,但最担忧的是什么?

http://s15/middle/8690fa81gc9e7e1ab0ce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轮椅上的霍金
后一篇:能力大测试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