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蔺县二郎滩古镇  川盐入黔渡口

(2011-12-25 17:25:42)
标签:

娱乐

http://pic.newssc.org/0/12/14/34/12143401_279576.jpg 川盐入黔渡口" TITLE="古蔺县二郎滩古镇  川盐入黔渡口" />

  二郎滩古镇位于赤水河中游南岸,因地处赤水河中游二郎滩而得名。依山傍水,沿着山脊依山而建,青石板街道,石梯一梯接一梯。街道两旁的青瓦四合院木板房,一家挨一家;古槐、黄桷树相依相偎,蕴藏着历史变迁,人世兴衰。二郎滩是中国名酒郎酒的原产地,1991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著名乡镇之一。

http://pic.newssc.org/0/12/14/34/12143404_141286.jpg 川盐入黔渡口" TITLE="古蔺县二郎滩古镇  川盐入黔渡口" />

  二郎滩古镇历史悠久,商贸繁荣,历来是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二郎滩盐务始于元代,兴于清代。公元1745年(清乾隆10年),贵州总督张广泗为了便利贵州的铜和铅的运出,将食盐、百货等运回贵州,报请朝廷批银子3.8万两,疏通了赤水河中游天鼓岩至猿猴岩250公里河段的68处险滩。使二郎滩至长江入口处全线通航。从此,川滇黔边境地区需要的食盐、布匹等由合江沿赤水河溯流而上,到二郎滩卸载,用人背、马驮运到云贵川边境山区。二郎滩成了川滇黔边境地区的商品集散地。二郎滩兴盛时有德谦裕、德华隆、德祥盛、德祥裕、天益号、丰盛号六大盐号,川黔数十县的食盐均由此发运,年转运食盐约4000万,斤到二郎滩背“过山盐”的背夫每天多达千人。川、滇、黔、渝、湘、鄂等省商人云集于此,开店设号,贩运食盐、粮食、山货、烧酒、布匹……市场繁荣,商贸发达。

  二郎滩渡口二郎滩渡口是红军二、四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2月18日,红3军团抵达二郎滩,19日拂晓,红3军团13团渡过赤水河,猛攻麻坪大山黔军阵地,黔军溃败,红军夺取了二郎滩背水战的胜利。红军打开了二郎滩黔军侯之担的“四公”盐号,将60万斤盐巴分给了穷人。19日至21日红3军团等红军主力从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再入黔北。1935年3月21日至22日红9军团等主力从二郎滩渡口渡过赤水河,重入黔北。http://jswm.newssc.org/system/2011/10/31/01335182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