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了电视剧新《三国》的第57、58集,那个喊出了“既生瑜,何生亮”这一金句的周大都督终于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
三国群大虾中,周瑜是最值得拍砖的一个人物。这个人,除了现在地球人都知道的嫉才毛病,还是一个典型的对自己人狠一点,对外人温柔一点的伪君子,是个严重不靠谱的人。
想想,在东吴,他可以藐视最高领导孙权,可以一意孤行地兵发荆州,一副敢做敢为的型男形象。一到真正要他做点大事,却瞻前顾后,怕担担子了。比如,他已经预见到诸葛亮将是他最强大的敌人,想趁他刚参加工作根基未稳的时候把他杀掉。赤壁大战前,诸葛亮一直在东吴,我的地盘我作主,既然想杀诸葛亮,那还不是像在家里杀一只鸡一样轻松?可是,周瑜还是怕担政治风险,还是想借用诸葛亮的一些智慧。最后派吕蒙杀诸葛亮的时候,也是犹犹豫豫,不干脆,结果连自己家里也出了问题,妻子小乔帮助诸葛亮轻易地逃离了。应该说,赤壁大战前,周瑜想杀诸葛亮之心,连火星人都知道了,舆论已经造成,他已经没什么顾忌了,而且也已经部署了几次刺杀行动,可他一些不靠谱的指示精神,导致几次刺杀的失败。如果当时周瑜狠一点,做事干脆一点,诸葛亮也就不会混进历史名人这个圈子了。现在看来,诸葛亮的粉丝比周瑜的多,是有道理的。
还有两次不靠谱的“计策”。周瑜第一次想杀刘备的时候,已经成功地把刘诓到了江东,只是在那样一个英雄无门槛冒出的时代,他自己竟成了草根明星关羽的粉丝。按预定方针,他完全可以多让几个士兵流血,完成毁灭性的一击的,可单单忌惮关羽一个人而不敢采取行动,痛失第一次杀刘的绝好机会;第二次杀刘,那简直就是谈笑间人头落地的小儿科,按照他的政策部署,刘备已经按时来到江东做上门女婿了,还在江东住了那么一段日子,可这个号称东吴最大权威的实权人物,总是对自己人狠一点,对外人温柔一点,动了几次手,却不能痛下杀手,最后弄出了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柄。只可惜了18岁的“富二代”孙尚香,在周瑜的政治阴谋里,被48岁的刘备捡了个大便宜。
而且我觉得最不靠谱的是周瑜攻打荆州的两次行动。第一次是赤壁大战刚结束,他已经兵临荆州城下,而且绝对的有把握拿下。可他又担心孙刘联盟破裂,结果变成了一次打酱油的行动。想你周大都督,如果想要荆州,孙刘联盟肯定破产,这个结果谁都晓得,你兵到荆州城下的时候,一定是抱定了让孙刘联盟破产也要荆州的决心的,决心已下,而且已经采取了行动,为什么不做到自己预先要的结果呢。另一次也是他36岁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既然已经抱定了让孙刘联盟破产也要兵攻荆州的决心,就不能单靠那个幼稚的“借道荆襄取西川”计谋了,而应该全线压上,志在必夺。以当时东吴的实力,取下荆州不成问题,问题是决策人周瑜做事不靠谱,不彻底,发出的信号老是模糊,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成了致命的失败。
总之,周瑜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改写三国的历史,但不靠谱的性格,注定他是一个悲剧英雄,靠着一个赤壁大战的光芒,他才勉强挤进了三国名人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