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忆之二
我曾经用这个标题宣泄过,今天,故地重游,失落的那个并不遥远的梦,又一次被轻轻捧起------
北京,苏州桥。
这是一个曾经悸动我生命某个神经的地方,那个时候,正好是11年前的今天。
1996年10月的北京,似乎比现在寒冷得多。那个上午,我从海淀出发,沿着西三环绕到了宣武区的国家民委招待所。有一家广告公司招聘文员,我是来应聘的。
走进应聘的那间房子,见一张办公桌前坐着一个纤瘦的女孩,我口里说着“我来应聘。”将自己的材料递了过去。
那女孩吓了一跳,慌忙站起来,脸红红的:“不是,不是呢,我也是来应聘的。”
我这才明白自己太性急,弄错了主人。
我们都不说话,等了几分钟,才有一个男子进来,接受我们的应聘面试。在这个过程中,我斜着眼瞟了瞟这个女孩的资料,知道她叫孟玲,北方交通大学毕业的。
我很快通过了面试,提前出来。
在我等公共汽车的时候,那个叫孟玲的女孩也出来了,当她也走过来等公共汽车的时候,我们不自主地对视了一眼,我有意的露了一个微笑,她却羞涩地低下了头去。
汽车来了,我掏口袋时,却发现没有了零钱。正在为难的时候,前面的她递过来了一个硬币。我很感激地说了声谢谢,她莞尔而笑。有了这种融洽的氛围,我们在车上无拘束地交谈起来。从她的话语中,知道她来自黑龙江,刚刚毕业。
“你住哪里?”过西单的时候,她问我。
“住巴沟村那边,你呢。”
她有些惊喜:“我住苏州桥,相距不远呢。”
就这样,我邂逅了后来长久占据我的心头,至今还令我回味那份缠绵的小孟。
我和小孟就这样交往起来。虽然都没有被那家广告公司聘上,我们还是互相鼓励,用安慰的话语温暖着,继续寻找新的工作。每次,都是我送她回苏州桥她和一个同学租住的房子,然后我才回去。尽管那时候我还是一无所有,却已经开始觉得生活变得美好起来,夜里开始不寂寞了。
不久,我们各自找了一家公司。但每天,都会想会设法见上一面。那时候还没有手机,联络很不方便,我们约定,无论哪个先下班,都到苏州桥下等,不见不散。
尽管彼此没有从口里说出心里的想法,但我们明白,是相爱了。
街上越来越冷。那个傍晚我先到桥下,她过来的时候,看我冷得发抖,心疼地抱紧了我,在她温暖的身体贴着我的时候,我忽然有一丝躁动,拢着她的脸吻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吻她。
第二天见面的时候,她竟然带来了一件羊毛衣,是她花了自己半个月的工资买来的。
这件爱意浓浓的毛衣穿在身上,这个冬天还会寒冷吗?
但,许多的时候,造化常常弄人,不给人完美的结局。我和小玲就是这样的。
1997年元旦后,我照例在苏州桥下等待,但破天荒地,小玲没有来。等到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我找到她租住的房子,没有见到她,与她同住的同学则给了我一封小玲留下的信:
阿猛:
本该早告诉你的,但不敢。我怕伤着你,但现在,还是要让你承受这一伤。
其实早在来读大学前,家里就为我找好了对象。你肯定想象不到,家里当时为了给父亲治病,将我‘卖’了,我读书的钱,也是他家提供的。我本想逃避,也完全可以逃避,与你在一起。可我最终没有勇气。昨天,我母亲和他找到北京来了,我只能这样选择了。
原谅我!忘记我!
小玲
我一下子懵了,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有这样一个故事藏在小玲心里,这故事令我心碎。
我再也没有心思在北京流浪,带着一份痛楚,就匆匆地回到了老家。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小玲的任何信息,失落在苏州桥的这份情感,已经成了永恒的记忆。
2007年10月12日凌晨 北京长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