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选择了剩下他们
(2009-12-01 13:37:00)
标签:
女性婚姻社会现象前像杂谈 |
分类: 情感类 |
27个月前,“剩女”名列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在“剩女”这个反动词汇背后,其实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她们有事业和故事,有追求和要求,有技能和情趣,有圈子和朋友,只是没有结婚。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不拒绝婚姻,只是拒绝不完美的婚姻。
若“剩女”指过了婚龄还没出嫁的女生,所谓“剩”对城乡女性而言有不同的指涉。乡村女人过了20岁还没嫁出已是“剩”了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这些城市的女性30岁过后才算“剩”。与其说这些女性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如说把她们定义为“剩女”才是一种社会现象。
女性经济基础和教育水平提高了,她们不再需要男人养她们,对精神和感情要求就提高了。女人挑不到好男人,不如独身,对女性而言这是进步;同时也反映男性在感情和经济上的进化速度不如女性。从减少为结婚而结婚的不和谐两性关系而言,单身女性数量越多,应该说提高了两性和谐的正能量。
我身边有很多过三十未婚的女人。她们很多都有高学历、高收入、高品位(所谓“三高”),懂得让自己快乐,寻求优化生活。一些选择不结婚的女人,也有一定的性格因素。她们可能天生高傲,人际关系差劲,不懂得关心人,对自己的需要并不很清楚,却可能对别人要求很多。还有过分自我中心,或挑剔苛刻、完美主义的女人,也很难找到伴侣。不是男人不选她们,而是她们眼里只有自己的结果。这可是名副其实的自选“剩”女。
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未婚男人到哪里去了?文章说提到,未婚男人要么在你身边,被你视而不见,要么就在低文凭女性那里;在傍富婆;在同性那里;在当韦小宝;在过去的恋情里;在不过于自我或不求完美的女孩那里;在家里宅着;在忙生意或事业;在年轻女孩那里;在已婚女人那里;在公司加班赚钱;在风月场所里......
我始终认为女人应该以自爱为基础,优化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才能平衡能量,散发吸引的光彩,让别人和自己相处时感到舒服、快乐。别把结婚放在幸福指标的第一位,因为生命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而不是在某个年龄段前像其他人一样找个老公,却难为了自己。相比较婚姻,我更提倡优质的爱情。
我相信爱是流动的能量,这样才会不恐惧年龄、婚姻。别把年龄、婚姻和幸福扯在一起,这三者没有必然的关系。内在有喜悦,能分享爱,已经很自足。随心,随意,随缘。爱的核心是心自由。
先和自己恋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