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播出季”

(2006-09-19 09:01:16)
分类: 媒体类
   长久以来,国内电视界一直在观察和学习美国电视业,却忽略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词:Season。美国电视业分“季”的做法,无非是从美国的国情出发。许多美国家庭夏季要外出度假,而许多美国人夏季晚间的户外活动量也大大增加。因而听众和观众的人数都会大大减少。而进入9月之后,不仅黑夜变长,学生返校,美国人的生活趋向规律,而许多公司的年度计划也从9月开始。因此,美国的“播出季”便从9月延续到来年的5月。“季”也是美国许多电视节目“制作-销售-播出”的单位。美国的电视剧,一般是以季为单位来拍摄,一季通常会是22-24集;而播放也是按季播出,每周一集。制作方一般会先做出6-9集,剩下的会在播出期间制作,而播出方一般会先买10集左右,剩下的视播出的效果再决定是否购买;22集或24集播完之后再看有无必要延伸到下一季。如此一来,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便有了很大的灵活性,风险降到了最低。此外,按“季”播出还有一个优点:能够使观众和电视节目之间形成一种约会意识——每到这个时间,观众便会等待新剧的开播。久而久之,电视节目便能够形成品牌,将大量观众固定在某个频道的某个时段,培养了观众的忠诚度,从而也带动了此时段的广告收入。不过“编播季”这一概念并不适合美国所有的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首先,只有电视剧/大型娱乐类节目适合按季播出,而非黄金段的节目,比如早间节目/夜间节目,没有季的划分。由此看来,“播出季”似乎是美国电视业特有的产物,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应用到中国,难免会令人产生“生搬硬套”的感觉。如今电视业已经从“跑马圈地”进入到了“精耕细作”时代,而在资源竞争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要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内容,而它便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只有把握住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或者不可重复的,或者不可替代的资源,便有了获胜的可能或基础。而事实证明,依照时间和受众不同而按“季”编播的方式,是塑造品牌形象的一个良好方法,它既能够迎合观众的收视习惯,也塑造了观众的收视预期。在节目播出方面,国内和美国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有太多不确定性。有时是频道不确定,或者即使频道确定而播出时间不确定,或者播出时间确定了一天播几集也不确定。而在美国实际上这些都是相对确定的。通过进行“播出季”改良,这种收视预期将会逐渐确定并巩固下来。“播出季”概念的另外一个延伸,体系那在它与现有的假期期间特殊编排的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前者在时间上是孤立和间断的,而播出季是具有延展性和连续性的,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编播季”应向电影界学习,因为电影的档期特别多,可能晚一两天市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圣诞节播出和跨圣诞节播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编播季”都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唯此才会有电视频道的灵魂,才能塑造过硬的品牌,而这些正是广告客户和观众都关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悟
后一篇:讽刺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