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两度的CET四六级考试。偶监考去了,看着落座在教室下的乌麻麻的学生们,感慨啊,感慨~~
昨天晚上,看《功夫熊猫》。虽然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这部动画片有“抵制”,偶还是去了。没有看午夜场的首映,因为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看午夜场,最后选择了晚上8:30的原声版。早在一星期前订的票,享受了5折的VIP待遇,而且订票的时候是那一场的第一个,拿到了最好的位置,真的很棒~~整个过程只能用“乐晕了”来形容,快乐得很震撼~~影院里总是笑声不断,尤其是很多小孩子那种没有拘束的大笑,让人觉得,在这季节里,它送来的欢笑实在是太珍贵了。
看完电影就不禁想到:中国动画工业什么时候能够做出这么好的电影呢?从制作的角度来说,电影几乎是完美无缺的。美国的创作者在电影中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显得非常真诚。除了借鉴了中国功夫片的很多经典桥段,东方神秘主义通过极具中国或者东方色彩的视觉元素完美呈现在电影中。比如乌龟大师仙逝的那段,画面和音乐的配合,感动得让我落泪,完全是羽化成仙的感觉,显示了创作者从内在因果逻辑到外在的物化的表象都对东方的这套生命哲学具有非常精湛的了解和认同。剧中的很多台词:如乌龟、豆腐、师父等,这些原本可以英文单词代替的中国话,采用了直译(音译)的方式,是不是也显示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呢。
另外想到的就是,如果这样的电影是由我们制作出来的,那么会是怎样一种效应呢?大概,会更方便让人们理解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吧。当我们所有人都骂莎朗斯通变态,对斯皮尔伯格、理查基尔很愤怒,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美国电影人都听不到,看不到我们中国真正的声音,新的形象?这些电影人从他们本土的报纸,新闻中得到都是一致的对我们不利的消息。这是他们的教育,他们呼吸在这样的空气中。莎朗斯通们、斯皮尔伯格们、理查基尔们在西方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不是也能用这种方式传播我们自己的真实声音,建立我们国家的新文化形象,消除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呢。
沙朗斯通的事件,我们国人发出的怒吼,成功地向海外展示了中国人民民族性的高涨和精神的团结,展示了我们的肌肉;但是也要警醒,很多事情,尤其是观点和印象,是不能永远靠怒吼去解决的,精神层面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Dior可能因为中国市场的巨大反映而撤换了沙朗斯通,但是对市场份额的担忧和恐惧而采取的商业行动,并不代表着真正情感和理智上的认同。展肌肉是需要的,也有了我们希望的结果,但是有可能这种结果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因为海外一些政治集团一直在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富强后便会对周边和世界稳定产生极具威胁性和破坏性因素的一个国家。因此展肌肉的同时,我们也要展示我们的胸怀。好莱坞并不是五角大楼,这是有区别的。我很希望在这样的时代,能够听到更多理性理智的声音。我们应该变得越来越自信和从容,不是吗?所以,在假期来临之际,希望能有更多的小朋友、大朋友去看看这位熊猫MASTER~~
以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