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看了部不新的电影,也翻译成《八月迷情》。看中文片名,会以为会是滥俗的爱情文艺片。其实,主角是个10岁的小男孩,当然,里面的成年男女副主角的爱情和音乐梦想成就了这个像莫扎特般的天才少年。失散了11年的一家三口,在音乐的引领下相聚了。非常非常美好的结局。
想起以前看过一部叫《香水》的片子,里面的主角也是个一生下来就具有超天赋的嗅觉。但是,可惜,他的妈妈对他没有爱。所以,到死,他也是个无法体会爱与被爱的可怜人,他那上帝赐予的天赋也给他和他人带来了悲剧。
原来,爱也会遗传,也会深入骨髓。
星期六去电影院看了张艾嘉的那部《我们这一家》。是由李纯恩的小说《黑社会爸爸》改编,前后“折腾”了十多年,最终落到张艾嘉手里,是她首次尝试男性题材。她自称:“这次有黑帮,有枪战还有动作戏,我觉得很好玩,算是我导演生涯的一次大突破。”影片为了过审三易其名,由《黑社会爸爸》改为《黑爸爸》,再衍生成《半个好爸爸》,最终定为《我们这一家》。突然发现,中文片名为什么总是这么滥俗呢?主题还是父母,女儿,爱和亲情。
溶于血液中的爱才能带来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