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族拍客刘洪文:传递真情的使者

(2011-05-05 19:09:22)
标签:

拍客

流云拭水

四川阿坝

刘洪文

阿坝州

汶川三周年

杂谈

分类: 人物

人民网http://url.cn/3b0R2u 特别报道#汶川地震三周年#[3年30人]之藏族拍客刘洪文:传递真情的使者http://url.cn/4Dcfz5

藏族拍客刘洪文:传递真情的使者  

人民网记者 徐冬儿  

2011年05月03日09:3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http://society.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5/03/F201105030937182367675107.jpg

  
刘洪文总是拿着一架小相机,偶尔也用它拍摄一些简单的视频。

  
  如果你来到四川阿坝,或许会碰见这样一个人:一头微微卷曲的头发,一抹淡淡的高原红,一张淳朴的笑脸,眉眼中透出藏家人的模样。他,叫刘洪文,今年45岁。除了在阿坝州金川中学语文教师以外,他还有一个时尚的身份——网络“拍客”。

  作为一名“拍客”,首先要有生动、充实的创作素材。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大小金川、九寨沟的风光为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不同文化在州内发展、融合,给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每当节假日的时候,刘洪文会开着一辆黑色的小排量汽车,愉快地在阿坝的土地上奔驰;一旦看到美丽的景色、有趣的人,他便立刻停车,拿起DV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他也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很即兴,想到哪儿问到哪儿;受访者总是很愉快地与他交谈,有时还会邀他去家里喝茶。

  作为一名“拍客”,为了更好地记录生活,他需要付出的不仅是精力,还有时间和金钱。

  从2007年第一次拍摄视频开始,刘洪文的“拍客”生涯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这几年中,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与他在同一所学校工作的妻子起初并不支持,但是看到他如此认真地记录着生活中的美好,她理解了丈夫。随着刘洪文的足迹一步步遍布阿坝州的每个角落,他精心制作的视频也引起网友的关注,她也开始重新审视丈夫的“拍客”行动,还给丈夫量身打造了一个充满意境的网名——“流云拭水”。

  的确,刘洪文就好像阿坝州的一抹流云,轻拭起最纯净的山泉水,捧给你看,唱给你听。

  作为一名“拍客”,既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又要有一份传播美的责任。

  最初,刘洪文只是本着一种对美的执着,记录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我爱家乡的美景,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把家乡的美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让见过的人还想它,没见过的人想见它。”这个朴实的藏族汉子,在谈到家乡的美景时双目闪烁着孩子般质朴的光芒。

  曾经有几个老乡在网上看到他拍的家乡风景,激动地给他留言:“你把家乡拍的太美了,我们感谢你!”这样几句朴实的话语,是他创作的动力。

  然而,美丽的景致只是刘洪文创作的开始,2008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才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在传播美的道路上,他又找到了新的方向。

  这三年里,刘洪文用镜头记录了猝然袭来的地动山摇,记录了如火如荼的灾后重建工作,记录下老百姓越来越平静的生活,记录下沿途一张张饱满的笑脸。他说:“地震前,我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来宣传我的家乡。地震三年来,我看到更多的是人性,是真、善、美。我要通过灾后的变化来宣传我的家乡。”

  在大金川的乡土路上,看到一群群孩子为了表达感恩之情,冲着来往的车辆敬起少先队礼,刘洪文拿着机器一边询问一边记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认真地编辑,制作成一条视频——《感人大金川少年路边逢车敬礼》传到网上,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受到两万多名网友的关注。

  在汶川县萝卜寨里,刘洪文跟着一位穿着羌族服装的老大娘,亲切地唠着家常。“老人家,您的生活好起来了,党的政策好不好嘛?”老大娘回头看看他看看镜头,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好政策,这两年的变化太大了!”

  自己开车寻找素材,自己采编、剪辑,不涉及任何经济利益,他所做的事情或许许多人难以理解,但是刘洪文却做的开心,舒畅。“这几年,阿坝州的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村村通了公路,我可以很便利地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去更多自己想去的地方,拍更多有价值的素材,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了解我的家乡。”

  我问刘洪文地震三年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略作思考告诉我:“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纯洁了。”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刘洪文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多:“每一天,每一段路,我都在接受心灵的洗礼……”

  记者手记:

  采访刘洪文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他纯朴的藏家面孔和“拍客”的身份巧妙的结合着,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可以说,“拍客”身份是刘洪文的独有标签。对于灾后三年来的发展,他既是亲历者,又是见证者。两种不同的感受和视角,使刘洪文这个人物更具有特殊性。

  其实,做一名“拍客”并不需要有多么高的摄影技巧,更多的是一种眼界,一种积极、主流的社会态度和立场。刘洪文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本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他记录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掘出令自己感动的瞬间,与大家一起分享。在感受生活的同时,他也不断地传递着快乐,传递着希望。看到他,我也忍不住想要做一回“拍客”,将他这种精神记录下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1】 【2】 【3】 【4】 


  

    
  
  
  
http://society.people.com.cn/img/next_b.gif

  
  
(责任编辑:申亚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