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2020-11-26 16:18:42)
分类: 【古代碑帖】

友情提示:点击图片均可放大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争座位帖》,又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书于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文稿。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争座位帖》,是颜真卿行书代表作之一,与《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合称“平原三稿”。《争座位帖》,又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篇书信草稿,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该年颜真卿56岁,书《祭侄文稿》后6年,正当其书法艺术炉火纯青之时。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此帖系颜真卿与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书信手稿。传有七纸,约64行。信中直言指谪郭英乂在两次隆重的集会上藐视礼仪,谄媚宦官鱼朝恩,以致礼遇高于六部尚书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为此颜真卿引历代及唐代成规抗争之,写下此长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鱼朝恩在当时是一个大权在握、骄横跋扈、朝野侧目的人物,颜真卿的斥责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所以世人称此书稿为《争座位帖》。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此帖原为北宋长安安师文旧物,曾刻以传世。后安氏兄弟析居家财,真迹一剖为二。其后又进入内府,不复外见。内府亦辗转不知所终,遂世无见真迹者。原迹已佚。而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其刻石今存西安碑林第二室,方形竖刻,107.5×69.5厘米,分上下二截书,各36 行。 此刻石世称“关中本”、“陕刻本”。因摹刻精妙且真迹失传,好事者皆以该本为据辗转翻刻,传世摹勒翻刻计有12种之多。故传世诸本以其最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传,南宋拓本亦稀如星凤。其中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宋帖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上海图书馆藏南宋拓本比较有名。下图为启功题跋之妙鉴斋宋拓藏本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米芾在《书史》中说:“《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於意外。”“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 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苏轼曾于北宋长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苏轼曾于北宋长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此帖原为北宋长安安师文旧物,曾刻以传世。后安氏兄弟析居家财,真迹一剖为二。其后又进入内府,不复外见。内府亦辗转不知所终,遂世无见真迹者。原迹已佚。而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其刻石今存西安碑林第二室,方形竖刻,107.5×69.5厘米,分上下二截书,各36 行。此刻石世称“关中本”、“陕刻本”。因摹刻精妙且真迹失传,好事者皆以该本为据辗转翻刻,传世摹勒翻刻计有12种之多。故传世诸本以其最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传,南宋拓本亦稀如星凤。其中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宋帖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上海图书馆藏南宋拓本比较有名。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颜真卿笔法】

在笔法的源流中,平动笔法的篆书随着实用性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快捷实用的字体即隶书。用笔着重提按顿挫,迟速行留的内涵表现。在春秋晚期,《侯马盟书》已属草篆,笔画间已呈现出某些简单的连带方式,除强化西周金文波磔式线条而行笔提按有序处“绞转”的笔锋运动形式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笔锋由正而侧的简单转换。发展至魏晋时期,笔法日渐成熟,王羲之出生于这一时期,他将魏晋的笔法归纳总结为三种: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1、方笔藏头护尾。

2、涩势。

3、顿挫、迟速与绞转。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晋人之“意”、以“象”和“阴阳”作为表现方式,以笔法作为技术保证,由此达到“天然”性的境界。王羲之无疑成为书法史一座高峰。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中央美院教授邱振中先生将历代的笔法总结为:平动、绞转、按提。王羲之的最大贡献是把绞转笔法做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而颜真卿在王羲之绞转的基础上回归到平动笔法中,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篆籀笔意”的融入。而篆籀笔法的字体有一种天然的质朴美,正好弥补了二王书风在质朴方面的不足,为后人开启了取法的另一种可能,局面为之一新。颜真卿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博大书风的形成,更在于他的创新精神!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把颜氏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可清楚地看到颜真卿通变古今笔法的历程。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他所书的《多宝塔》纯学初唐书家,时隔一年之后,《东方朔画赞》初具篆籀遗意,用笔内擫外拓兼施,写《祭侄稿》时已不乏二王笔法,笔势外拓。初步把古今笔法融通成一体是他与《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壁”的《争座位帖》。该作品基本脱尽初唐名家面貌,用笔以正锋为主,笔力沉劲入纸,在二王体系的基础上直取源头之水即篆籀笔法。颜真卿凭借对书法本质的透彻认识与浑厚动力,不为名家所囿。直探笔法来源,终于“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成为唐书“尚法”的典范,历史把他铸就成这座艺术的高峰。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争座位帖赏析】

《争座位帖》是广德二年(764年)颜真卿写给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稿,凡七十六行,近二千字,本应称《给郭英乂之书》,但因为其内容为对郭英乂在百官集会时对坐次安排不当提出抗议,故一般称其为《争座位稿》或《争座位帖》。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米芾《宝章待访录》:“秃笔,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也,世之颜行书第一书也”。向来言语刻薄的米芾,对于颜真卿的行、草书却赞不绝口。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清阮元评道:“《争座位帖》如镕金出冶随地流走,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作为稿书作者凝思于词理,意不在字,但满纸浩然之气篆籀圆熟流于心,形著于迹,开阖宏肆,得之意外纵横使转,妙尽“锥画沙”之神韵。颜真卿一方面成功地将篆隶和张旭草书的笔意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又吸取了民间书法中的优秀养分,如前凉《李拍之书》与颜行书有极为相似的渊源关系。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籀篆笔意,笔划中实,外拓的结体,紧密的章法是一种暗合。从笔触上讲,直起直落,大气浑成,从而打破藏锋与露锋的界线,凌空而落,锋芒自然藏于画心。随铺随绞,由于下笔较重,笔划则安排字的四周形成鼓状,一种外拓笔势,字距紧密,章法上巧妙地运用字内空间变化,不使其平其正,大小疏密,纵横开合的对比,更为夸张,行间产生一种既相衔接又相避就的无行无列的章法形式。将一组组对立的关系揭示出来,通过表现利用对立双方存在着互补关系,将分散的单字浑成一体,在这些关系中尤强调体势,使每个字造型不稳,左右欹侧,必须通过上下左右的字的相互配合才能建立平衡关系。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这与西周早期金文的格局十分相似。整幅作品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烟雨苍茫的艺术效果。楷书、行书、草书揉合通篇的书法中,这种“古今杂形,异体同势”的技法在《争座位帖》中给以充分的表现。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争座位帖》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归根是把绞转与平动、提按笔法发挥到了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笔锋随绞随铺,节奏变换,点画如虫蚀木,古质朴茂而元气磅礴,卓然为一大宗,开千年风气。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颜真卿的行书在师法张旭的基础上融入篆籀笔法,圆转遒劲,在“二王”之外别树新风,历来受到书史的推崇,几无异议。而《争座位帖》是颜氏行书中的杰作,与《祭侄文稿》一样,无意于书而笔下龙蛇随胸中波澜奔涌而出,烂然成篇,字字珠玑。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苏东坡说此帖“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公犹未免也。”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作者在激愤的情绪驱动下奋笔疾书,且是草稿之作,绝不会刻意去安排点画章法、姿态布局,并且肆意涂改,满纸狼藉,然而恰在这不经意之间,正是书家功力最真实的体现。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中国的书法品评,向来有“以人论书”的传统。朱和羹《临池心解》云:“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人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必然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不管这种态度是否合理,这既是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正常的心理。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我们在欣赏《争座位帖》的时候也会有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经典书家的经典作品,同时,颜真卿又是以忠义正直著称的一代名臣,在这样一幅笼罩着巨大光环的杰作面前,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呢?也许,敬畏的心理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发现其中更多的精彩之处,在学习与欣赏中提高自己的审美眼光和人格境界。这也正是书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释文】

十一月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谨奉书于右仆射、定襄郡王郭公阁下:

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谓不朽。抑又闻之:端揆者,百寮之师长;诸侯王者,人臣之极地。今仆射挺不朽之功业,当人臣之极地,岂不以才为世出、功冠一时?挫思明跋扈之师,抗回纥无厌之请;故得身画凌烟之阁,名藏太室之廷,吁足畏也。然美则美矣,而终之始难。故曰: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可不儆惧乎!

《书》曰:尔唯弗矜,天下莫与汝争功;尔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能。以齐桓公之盛业,片言勤王,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会,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国。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

从古至今,暨我高祖、太宗已来,未有行此而不理,废此而不乱者也。前者菩提寺行香,仆射指麾宰相与两省台省已下常参官并为一行坐,鱼开府及仆射率诸军将为一行坐。若一时从权,亦犹未可,何况积习更行之乎?一,昨以郭令公以父子之军,破犬羊凶逆之众,众情欣喜,恨不顶而戴之,是用有兴道之会。仆射又不悟前失,径率意而指麾,不顾班秩之高下,不论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悦军容为心,曾不顾百寮之侧目,亦何异清昼攫金之士哉?甚非谓也。君子爱人以礼,不闻姑息,仆射得不深念之乎?

真卿窃闻军容之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况乎收东京有殄贼之业,守陕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景仰,岂独有分于仆射哉!加以利衰涂割,恬然于心;固不以一毁加怒,一敬加喜;尚何半席之座、咫尺之地能汩其志哉?

且乡里上齿,宗庙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威,以明长幼。故得彝伦叙而天下和平也。

且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纵是开府、特进,并是勋官,用荫即有高卑,会宴合依伦叙;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彜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一至於此,振古未闻!如鱼军容阶虽开府,官即监门将军,朝廷列位,自有次叙。但以功绩既高,恩泽莫二,出入王命,众人不敢为比,不可令居本位,须别示有尊崇,只可于宰相师保座南横安一位,如御史台众尊、知杂事御史别置一榻,使百寮共得瞻仰,不亦可乎?圣皇时,开府高力士承恩宣傅,亦只如此横座,亦不闻别有礼数。亦何必令他失位,如李辅国倚承恩泽,径居左右仆射及三公之上,令天下疑怪乎?

古人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愿仆射与军容为直谅之友,不愿仆射为军容佞柔之友。又一,昨裴仆射误欲令左右丞勾当尚书,当时辄有酬对。仆射恃贵,张目见尤。介众之中,不欲显过。今者兴道之会,还尔遂非,再喝八座尚书,欲令便向下座。州县军城之礼,亦恐未然;朝廷公宴之宜,不应若此。今既若此,仆射意只应以为尚书之与仆射,若州佐之与县令乎?若以尚书同于县令,则仆射见尚书令,得如上佐事刺史乎?益不然矣。今既三厅齐列,足明不同刺史。且尚书令与仆射,同是二品,只校上下之阶,六曹尚书并正三品,又非隔品致敬之类。尚书之事仆射,礼数未敢有失;仆射之顾尚书,何乃欲同卑吏?又据《宋书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国家始升,别作二品。

高自标致,诚则尊崇;向下挤排,无乃伤甚?况再于公堂,喝咄常伯?当为令公初到,不欲纷披?黾勉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纪纲,须共存立,过尔隳坏,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电含怒,责斁彜伦之人,则仆射其将何辞以对?

颜真卿《争座位帖》(宋拓本)无水印高清大图(启功题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