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铁路华工 |
分类: 在呐喊 |
齐鲁电视台联合新浪网推出探寻美国铁路华工历史之旅大型考察活动。
“1865年末到1866年初冬,气温达到历史最低点。接连五个月,暴风雪几乎连续不断。------随着山脊上积雪越来越厚,雪崩愈益频繁。雪崩前除了短暂的雷鸣般的隆隆声,没有任何征兆。霎时间,整群工人、整个营房,有时甚至是整个营地呼地一下全被卷走,摔入几英里外的冰雪峡谷,几个月后,工人的尸体才被发现。有时人们发现整组整组的工人被冻死,他们的双手依然紧紧握着镐头或铲子。”
“严寒酷暑,崇山峻岭,沙漠盐湖,890英里的铁路线上,几乎没有一英里是适宜筑路的。而且分配给华工的往往是最险最累的活。合恩角是一个例子,为了从笔直的山崖上劈出一条双轨宽的路基,华工把自己拴在吊篮里,从山顶上用绳索吊下去,在半空中凿壁填塞火药,点火后再往上拉,那里的岩石之硬,常使得火药从炮眼里直接迸出,伤及华工;因为火药性能不稳或者绳索磨断而葬身崖底的华工,更不计其数。”
“双方展开了辅轨大竞赛,当双方路基接近仅十英里时,华工们说得到做得到,他们鼓足了劲、使尽了力,结果在不到12小时内竟创造了日铺10英里零200英尺的世界纪录。”
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不是来自什么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而是来自美国学者严谨的历史著作。在美国一个半世纪前的狂风暴雪中艰苦劳作的,正是成千上万名来自中国的铁路劳工。在这些劳工脚下的崇山峻岭中顽强伸展开的,就是被誉为19世纪世界最伟大工程的美国太平洋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