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日前的一篇报告对钾肥双雄形成不小的打击,(也有大盘影响)
中金这篇报告很有意思,呵呵!
集团安总认为今年钾肥生产成本将上升660
元/吨,其中包括(1)集团向盐湖发展收取资源使用费300
元/吨;(2)员工工资增长10%~15%;(3)汽柴油成本上升,挖渠成本上升;
首先,前后矛盾,集团向钾肥征收的300元/吨资源税只对盐湖发展有影响,何来总成本提高300元,另外对于集团来讲征税不但不会增加成本,还会降低集团的成本,集团的安总为什么站在子公司的角度讲话?
其次,员工工资,这个就更离谱了!难到我持有钾肥这五年中钾肥没涨过工资?怎么从来没提过这事,把他拿到台面上来说还是头一次见。另外,如果青岛海尔涨工资肯定是不小的成本变化,但钾肥这样的选手还差这点钱?!那还叫暴利公司啊?这好比茅台给员工涨工资会对成本有多大影响吗?
再次。这个油料成本。。。。。。呵呵!大佬中石油听了会很伤心:老子亏了这么多白亏了!连暴利公司都受不了了,那流通领域不崩了!
最后,数字:安总:将上升660元,中金预计上升400元,财务总监:成本不会超过1000元!安总的算法必超千元,中金将在900左右,怎么像逻辑题尼?还需要去伪存真不成?中金说了半天,去掉300元的税,成本上升100元,说了这么半天
语言表达需加强。
此报告“虚增成本”打压钾肥意图明显,但还没忘记拉数码下水——综合利用工程将延期竣工。液化项目不排除2008年底实施的可能性,还要补一句具体时间难以判断。真是晕!到底开工不?
真是难为雪松大哥了,数码项目如果耽搁,将会对钾肥构成利好,因为会降低合并集团资产的估值,为了不让大家认为对钾肥构成利多,还要补充一句,利润上不来,就别想合并!60%的利润占比早已是作废的条款,怎么又亮出来了
我说的也挺绕,呵呵!
钾肥这个公司怎么样,不用过多的分析,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我要说在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研究员连钾肥这样的公司都敢打压打压,何况其他呢?牛市放大利好,熊市放大利空!
今日,超强的太阳能也倍受打击,是不是也是一例呀!
中金公司-盐湖钾肥-600722-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不改变长期趋势
研究报告作者:时雪松
研究报告出处:中金公司
时间2008年6月13日
盐湖钾肥:5月中旬公司的提价没有获得青海省发改委的明确批复,公司目前停止报价,以发售原有合同为主,对部分老客户以较高价格预售。1~4月销售量45万吨,均价为2773元/吨。1~5月份销售量为62万吨,5月初销售价格为3700元,3月中开始以计划提高的价格预售,目前预售款约有9亿。每天火车2~3列,日发货量在6000吨以上。现场我们看到较多库存,公司在其它发运中心还有一些库存。
2008
产量计划:前段时间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铁道部4
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日前在完成了对青海省钾肥生产等方面的情况调研后明确提出要求——尽快提高钾肥产能,增加国内供给,降低对外依存度,以抑制国内钾肥价格过快增长的势头。在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口头承诺如果盐湖钾肥增产20
万吨,将考虑放松氯化钾出厂价格控制。为了应对国家发改委要求,盐湖钾肥将2008
年产量计划从年初计划的200
万吨提升到220
万吨,我们预计销量将由原来的185-190
万吨提升到200 万吨以上。
未来产能发展:供热中心年底完成,盐湖发展((50.91%权益)将增加10~15
万吨左右产能,三元公司(57%权益)新建的10
万吨热溶法09
年初投产。2008
年盐湖钾肥权益产能预计达到121
万吨左右,盐湖集团权益产能为91
万吨左右,2009
年两家公司的权益产量各增加10
万吨左右。
固矿液化项目:集团领导认为固体矿淡水溶化100
万吨项目目前还有部分技术没有完全突破,具体实施时间难以判断。据我们到盐田和工厂了解,目前引水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不排除2008
年底实施的可能性,总投资我们预计不超过15
亿元,公司不需融资,通过减少每年的利润分配便可实施项目。
钾肥生产成本可能上升:集团安总认为今年钾肥生产成本将上升660
元/吨,其中包括(1)集团向盐湖发展收取资源使用费300
元/吨;(2)员工工资增长10%~15%;(3)汽柴油成本上升,挖渠成本上升;(4)研发和技术开发成本上升;(5)卤渠的维修以前计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今年开始以维简费用计提等。我们预计平均钾肥生产成本上升400
多元。盐湖钾肥财务总监认为,成本上升后税前完全成本应该不超过1000
元/吨。
国泰君安-盐湖钾肥-000792-承受低风险,换取获得高收益的可能
时间2008年6月13日 研究报告作者:魏涛
研究报告出处:国泰君安
今明两年,公司氯化钾产能将继续增加30
万吨,供热中心建成后将增加盐湖发展10
万吨产量。元通公司新建的10
万吨和三元公司10万吨热溶精制氯化钾项目都将在今年年底投产,预计2008、2009
年公司氯化钾产量分别为210
万吨和230 万吨。
固矿液化项目处于试验阶段,主要论证注水方案。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启动项目的主体工程建设,预计项目建设期为2
年。
公司前期向青海省发改委申请提价至4500
元/吨,但未获批准,目前出厂价维持3700
元/吨。今年以来公司生产正常,销量因惜售而低于往年,造成库存较高,目前库存超过25
万吨。前期订单发完后,公司采取预收货款但不定价的方式发货物,目前发运正常。
据悉2008
年新合同下的第一船钾肥将在6
月中上旬到达赤湾港,这标志着高进口价钾肥的销售问题已摆在眼前。国内钾肥价格政策的出台也变得更为迫切,政策的明朗预计为期不远。
我们对钾肥政策进行情景分析,即使在补贴进口商压制国内价格的悲观情况下测算,2008、2009
年EPS 分别为2.94
元和4.29 元,对应动态PE
分别为27.2 倍、18.6
倍,估值也处于合理水平。若政府不补贴或采取直补农民放开市场价格的方式乐观估计,公司2008、2009
年EPS 分别为3.7
元和5.98
元,对应2008、2009
年动态PE 分别为21.6
倍、13.4
倍,估值则显著偏低,未来股价有较大上升空间,给予“增持”评级。承受较小风险去换取获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我们认为是非常值得的,建议积极增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