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招行专栏 |
AtoH又添新兵
上述32家以“海归”模式发行股份的公司之中,中国银行的A股和H股因发行时间间隔相对较短而独具特色。然而,较短的时间间隔虽然使得中国银行的两种股份拥有接近的发行价格,但上市后的走势却似乎并未能因此表现出来和其它多数A+H公司的两种股份市场走势类似的相似性。其中的原因除该公司的内在因素之外,还在于,在内地A股市场处于强势波动的情况下,H股市场表现对A股市场的参照意义已较数年前明显减弱。
阶梯定价颇具看点
招行的H股定价区间相当于2.16—2.39倍的市净率水平,这种定价估值水平明显高于此前上市的两只银行类H股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招股估值大致相当。这和中国银行上市后,三只银行类H股的IPO定价所形成的估值梯度是一致的。招商银行的定价估值又明显低于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目前的市场估值水平,这也反映出该公司和已经上市的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在规模和行业地位等方面的差别。
市场前景应为中性
同时,无论和已经上市的三只银行类H股对比如何,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目前整个银行类H股的估值体系大幅高于香港银行蓝筹股。依招商银行的最新预测数字,其H股预期市盈率约为19.6—23.0倍。按照招行去年的派息比率衡量,于IPO时段买入其H股能够获得的股息率仅有1%左右,与香港蓝筹股的股息率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内倾向于用市净率作为衡量银行股估值水平的主要指标,但和其它行业的股份一样,在派息政策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市盈率对股息率能够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而股息率在香港股市中,是非常被重视的。
难以晋身恒指成份股
事实上,招商银行H股未来晋身蓝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区区逾200亿港元的H股市值在香港股市中的排名只能在70位左右。恒指服务公司很难愿意接纳这样的股份进入恒生指数。除市值和上市时间方面的因素之外,由于建设银行已经进入恒生指数,招行H股晋身蓝筹还将面临行业代表性方面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