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生意像印钱一样的公司
(2025-05-17 16:44:20)选生意像印钱一样的公司
(我们推出了《2024年年报分析3:北向资金和内资机构一同抢筹的消费品龙头》,前期推出了《行业分析(3):新的万亿级别的行业,新的万倍成长空间》,《2024年年报分析2:2025这只芯片设备龙头还会高增长吗?》,以及《对话安民Anmin0001(7):4月时间窗的选择决定今年投资业绩》,《公司分析17:横跨机器人、飞行汽车、新能源汽车、芯片、海洋装备等多个万亿十万亿级大行业,竞争对手少,国产替代逻辑硬》,敬请关注。)
我们有个同事,华工毕业,学机械的,三编室主任。我当时是另一个编辑室的主任。曾经有几年,她每隔一段时间就在走廊里晃,脸上满是笑容。遇到有人搭话,问她为啥笑得那么开心,她就说,有书重印了。嘻嘻,重印就是印钱。
她重印的书,是几本围棋入门书。同事后来去了华工出版社当副社长,但重印就是印钱这句话,自此我就永远记得。且深感如此。
这句话太有生命力了。
我做了30来年业务,我们那个行业,几乎所有的业务我瞧一眼就能看得七七八八。过去我们写行业文章,总是讲抓重版率重印率,但就是没有这么直接地讲过,重印就是印钱。
多直白!多简洁!多么一针见血是吧。
它不需要那么多虚头八脑花花草草的东东,直指问题本质。它就是一句行业真理。可见语言是有生命力的。好的语言,它深入人心,甚至直透人心,因为它穿过表象,直达本质。
到我研究公司时,我就喜欢找这样业务开着印钞机的公司。
我们团队的研究中,能找到有业务开着印钞机的公司,有两类:
第一类,挣钱多,利润多,而且不是个小数目的公司。这个真的不用怎么多想,看股东净利润就知道。像沪深股市股东净利润排名前10的公司,第10名去年的股东净利润为1069.35亿,刚好过千亿;第一名3658.63亿。第11名就降到900多亿了,第20名就是461.87亿。第27名为385.37亿,一年365天,平均每天挣1个多亿的净利润。所以,这些公司肯定就是开着印刷机印钱(当然,肯定不止这些公司)。投资这类公司,只要解决了两个问题,就不难挣到钱。
第一个问题,盈利的稳定性。就是它能不能增长,如果不能增长的话,能不能基本稳住。能够基本稳住,这一关就过了,不能基本稳住,比如去年挣300亿,今年只挣50亿,明年挣30亿,那就要看下一项。
第二个问题,估值贵不贵,这就要跟每股净资产比较。就是公司的股价,跟每股净资产相比,贵了还是便宜了。贵贵多少,便宜呢,便宜多少?如果是便宜了,是打几折。像当初评银行股的时候,普遍打27折到33折。就是10块钱的每股净资产,两块七到三块三卖给你,你要不要?当然,看公司的资产,实际上还有不少的陷阱,就是有些公司的资产里,含有不少的劣质资产,闹不好过些时就要大规模减值。不过这样的资产,散户一般也看不出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附注,也不会把资产列得那么细致深入。但有些跟业务紧密相关的资产,有的能够分析出来。我们曾经分析过一家新材料公司,就曾从它很隐秘的公开信息中找到过它资产将要折价的因素。
如果我们再度遇上这样每年挣不少的钱,而且利润还能稳定,而且还折价得很厉害的公司,再遇上降息的好时候,那么就意味着那样的公司未来股价会大涨。这实际上是2023年以来,银行股一直涨个不停的内在逻辑。公司开着印钞机印钱,总体利润还比较稳定,然后又打折,还有遇上降息。
第二类,挣钱不是很多,但一年比一年多,而且发展还很快,公司估值还不贵。相当于今年挣3亿,明年4亿,后年5亿多,再过一年7亿之类。高增长。这样的公司,可以看它的业务,看毛利增量。
比如某家公司,2024年收入增量18.74亿,毛利增量14.67亿,增速快24%。类似这样的业务,我们一看就比较喜欢做深入的研究。就像看到个小孩子,一天天长高,长成壮小伙子,让人开心对吧。它2023年是62.27个亿的毛利,2024年76.95亿的毛利。这就是印钱嘛,关键还越印越多。然后我们就追踪它各项业务增量的构成,发现第一项业务,收入增量14.60亿,毛利增量11.41亿,我做过业务,知道挣钱有多么困难,一项业务一年多挣11.41亿的毛利,当然让人眼睛一亮对吧。第二项业务收入增量2.45亿,毛利增量1.97亿,毛利增速超过25%。尽管量比第一项业务少得多,但这么高的增速,自然是很好的生意对吧。第三项业务收入增量1.71亿,毛利增量1.26亿,增速超过9成,自然也很好。有这样两项小的业务培养着,说不定哪天它就是第二增长曲线或第三增长曲线。因为按照创业板的上市指标,净利润超过6000万就有资本去争取上市。这第二项业务如果分拆上市,都够上创业板的,第三项如果仅看利润指标,也都快有资格了。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说它要分拆,而是按净利润的上市指标来衡量一家公司的分支业务,看分支业务有没有潜力。这些都要深入思考的。
这类公司,它的业务就是变相的印钞,关键还那么高的增长速度对吧。对这家公司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我们有两篇专业研究报告,年报分析3是其中的一篇。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看看。
去年,我们就以这样的眼光找公司,结果找到了这家公司,然后它就不怎么涨,在一个大的区间里折腾了年把时间,比较磨人。当然,大盘也在一个700点的空间里折腾,它的走势至少赢了大盘。然后今年我们终于发现团队的分析没有问题,因为它被机构资金相中了,就是北向资金和三家国内主力机构,公开信息表明,他们有一天都买了11个多亿,然后公司股价近期就一直走得很强。这件事很有意思,它表明我们还是要像主力那样思考,从定量到定性,争取先于主力发现好公司,然后紧密跟踪,一旦发现主力资金动手了,就要打起精神,高度关注。
特别讲一下,昨天的文章讲短线反弹的点是下周二或周三,纠正一下,是周一或周二。搞错时间了,我们把端午节的休息时间弄错了,特此告知,很不好意思。
这里下去会是一次很好的低吸机会,调整时间趋势向于和3040到3417取得平衡。我们还是建议大家高度关注三个板块,板块分析1是未来几年见得到的利润,特别是它产业链的上下游,里面有很多公司会高成长,然后利润挡不住地滚滚而来。板块分析2和板块分析3代表着未来,是新兴行业、新兴产业,国家大力支持,大老板们纷纷把钱往里砸,未来行业空间大,成长时间长。不过现在因为体量小,因此砸钱容易,见钱不太容易,有些太小或没有技术的公司,要不了几年就会死掉,风险也大。因此需要精挑细选。它们是行业没有问题,但公司容易出问题的阶段,所以最好要选龙头,选技术水平高、资金实力雄厚、会营销的公司,比较容易胜出。
这方面我们研究了两家公司,就是公司分析16和公司分析17。还有2024年年报分析2是一家硬核科技公司,年报分析3是一家消费品公司,北向资金和机构介入很深,值得关注。这波牛市,会走三个阶段,加起来时间会比较长,这样就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希望大家把握住机会。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8家。11月15日是讲光伏的。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