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工作十年心得
(2014-07-23 13:47:39)
明天,组织上就要求我离开研究室,到国企任职。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挑战,从调研部门到企业任职,跨度较大。而十年前,我从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岗位来到研究室,也是大跨度。再推及到15年前,自己从组织部直接到乡镇任主要领导,也是大跨度。三次大跨度的任职,让我每一次都面临重大考验,领域是新的,从事的工作是新的,面临的形势是新的,我乃幸运,人就应该这样挑战才有意义。回忆工作来的二十一年,我在乡镇、县机关、市机关、企业任职过,我干过团工作、组织工作、乡镇工作、调研工作、党委办公室工作,现在到企业任职,我乃人生丰富、幸运需倍加珍惜。
十年的调研工作,应该谈点体会,也算自己一个阶段总结。同事们说,值得!也同意我的主要体会。
我在县、市级党委研究室工作,属中层。这个层面的调研工作重视程度和人力资源方面明显薄弱,甚至有被弱化的现象,领导管不到几个人,中层是自己管自己、自己用自己,想问题、选课题、写文章,都是单打多,也有联合的但很少。在这个位置,不知道的人,认为领导的智囊,很重要,领导身边的,很有前途,其实,比起办公室负责讲话文稿和后勤的简直是靠边。基于这一特点,如何干好调研工作?
选拔研究室干部要看两个基础。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二者各占50%。没有一定理论基础,难以深度思考,难以把实践中的现象上升到高层面。没有一定实践基础,难以写出贴近实际的好调研报告,空而空,没有指导性、操作性。缺乏这两个基础,文笔再好,其拿出的文稿也是花瓶。
选拔研究室干部要看两个思维。即哲学思维和领导思维。哲学思维,体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组织材料的逻辑性、条理性,能否抓住重点。领导思维,体现领导想我有想,领导未想我也先想,拿出的东西领导可用。
选拔研究室干部要看两种能力。即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因为在研究室每个人都要能独立工作,策划、协调、解决具体问题,都需要自己独立。综合表达,除会写,驾驭文字能力,还要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同基层打交道,问话、听话。
选拔研究室干部要看两大修养。即经济收入和政治进步不斤斤计较。研究室很清贫,除工资没有额外收入,下去调研也不会有额外进项,比较机关其它部门,不能看重经济。同时,研究室同志进步不及办公室快,有被冷落的感觉。面对这样,就需要个人修养支撑,否则会经常情绪化,甚至消极堕落。有不少人到研究室不长就通过关系离开,与这两点有关。也许说修养不够严重了。
选拔研究室干部要看两大境界。即研究室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建议转化为决策,研究室是一个人成长的大学校。价值体现,建议转化为决策不亚于一个项目建成,但是,现实是一般领导不太这样兑现,需要我们自己正确看待和长期积累,通过调研认识一个干部需要过程。大学校,确实是利于自我的成长,调研需要的知识、能力很高的,掌握了调研技能,到一般性岗位都有较好底气。这两个境界,是我多年悟出来的,也算不断激励自己的重要因素,难怪很多人私下说,我没有提拔到研究室,多年骨干和老先进,我能快乐工作,一次次打击心态仍很好,我认为很健康。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