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礼物

分类: 心得与感悟 |
我爸爸
写于2021
我老爸,是盖章了的好爸爸。
一个比较权威的章,是我博导盖的。我博导也是父母,懂得父母心。每一次见到、提及我爸,总要带一句“真是个好爸爸”。一开始我不明白我博导为什么总这么说,后来大概领悟到,我爸并没有太多干预我的读博生涯,符合我博导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师长克服‘不忍’之心,才能获得教育的理性”。作父母的,总希望孩子过得顺一点,自己能做什么就多替孩子分担一点;而我爸,也懂得我博导的心,读博期间不磨练,学术的羽翼怎么能长起来。所谓“静待花开”,需要信心,也需要忍耐,我爸至今还在远处默默守望着,这朵学术小花到底啥时候能开。
如今我自己做了母亲,看着八个月大的女儿吃饭睡觉都要十分努力,限制她吃甜食时总会不忍,才理解“教育的理性”有多难。作父母,毕竟不是作教师。作教师的,职责所在,要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作父母,首要的,还是满足孩子爱与安全感的需求。因此,在爱与理性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我觉得,我爸这点做得特别好。这是我盖的“好爸爸”章。
我老爸自己常宣传的一个例子是“公交车的故事”。小学低年级,我想独立,一个人去姥姥家。从我们家去姥姥家要2个多小时,在最繁华的公交枢纽转一次车,两边公交车下来各要走一段路。我爸同意了。从我的视角看,我可真能干呀!虽然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要转的车,回家可得吹嘘是靠自己记住了路线。很久后才知道,听我吹嘘的时候爸妈心里是怎么偷着乐的。原来,我爸乔装打扮,从公交车后门上了车,一直跟到了姥姥家。得亏原先的公交车又长又挤,我爸才不至于露馅。我爸常说这个故事,是因为他觉得他既保护了我,又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去探索。现在他看到我女儿爬滑梯的时候,她的爸爸用手虚着托,便称赞道“好爸爸,和我一样”。
我老爸是把“教育学”过成了生活,理性和爱一样是他教育的底色。他总说,“信任和爱是教育得以发生的基础”。“好的教育,不能总是搞疾风暴雨,要润物细无声”。他说,在我小的时候他就曾与别人谈起对我的期望,便是“希望她获得幸福的能力”。那么,如今我的成长本身,亦给他盖上了“好爸爸”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