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
(2018-05-18 11:02:17)分类: 学术会议 |
第十届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学术年会
暨第八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
The T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 The Eighth Symposium o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第一轮通知)
会议时间:2019年5月10日—2019年5月12日
会议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主办单位: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
会议组织:
学术委员会
主席:纪志刚(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委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郭书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关增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李文林(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李兆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刘
刘洁民(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罗见今(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曲安京(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
宋乃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田
王青建(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王渝生(中国科学技术馆)
汪晓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组织委员会
主席:徐泽林(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委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曹一鸣(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陈克胜(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代
邓明立(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董煜宇(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冯立昇(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高红成(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郭世荣(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韩
李铁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
王幼军(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肖运鸿(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徐传胜(临沂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赵继伟(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
邹大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田春芝(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会议主题: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为了深入研究数学的文化性质及其与社会的互动,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数学文化交流,本次会议主题确定为“历史、社会和文化:跨文明的数学史研究”。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史
2. 历史上不同文明间的数学知识交流与传播
3. 数学家的社会角色与数学知识的社会性
4. 初、高等数学教育中的HPM实践与经验
5. 数学史与其他精密科学史研究进展
6. 1840-1949年上海的数学研究及其史迹调查
会议报告:
会议报告分邀请报告和分组报告,每个邀请报告45分钟左右(邀请报告人及报告题目稍后通知),每个分组报告20分钟左右(包含讨论时间)。
会议初步日程:
2019年5月10日 报到(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教师学术活动中心)
2019年5月11日 开幕式、学术报告
2019年5月12日 学术报告、学会换届选举、闭幕式
注册与住宿:
注册费:正式代表800 元,学生、退休及陪同人员500元(注册费不包括差旅费及住宿费,无会议补贴)。注册方式第二轮会议通知中公布。
住宿安排:见第二轮通知
重要日期:
2018年 5月15日
2018年12月 1日
2019年 1月 1日
2019年 3月 1日
会务联系:
会议注册联系人:
董煜宇(上海交通大学):yuyudong@sjtu.edu.cn
会议回执及会议论文提交:
请参会代表于2019年3月1日前提交会议论文题目和摘要。请将会议回执、论文题目及摘要发送电子邮件至
会议网站及其它未尽事宜第二轮会议通知中公布。
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
201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