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维忠
张维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9
  • 关注人气:5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石生民老师的怀念与追思

(2018-01-25 09:45:37)
分类: 心得与感悟

三年前的2015年2月16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深主编石生民先生因病突然离世。这不仅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重大损失,更是全国数学教育界同仁的不幸!今天《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在西安召开石生民主编思想研讨会,因故我不能参会,特写下这篇小文,表达对石先生的感谢与思念!

对石生民老师的怀念与追思

  割舍不断的情缘

——深切怀念石生民老师

石生民老师离开我们三年了,借《中数参》召开石生民主编思想研讨会之际写下这篇短文,表达对石先生的怀念与追思!《中数参》201212期(上旬)刊发了我写的刊庆小文“我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情与缘”,诉说了我多年作为《中数参》作者和读者的成长历程和对这本杂志的情感。而这“情与缘”的源头就是石生民老师。

我与石先生只见过两次面,但交往有近二十年,短信、电邮与电话无数。刚开始我在《中数参》发表论文时还是青年学者,与石先生无话不说。从1998年在《中数参》上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至今我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已在《中数参》发表了52篇论文,其中很多受到了石先生的具体指导。石先生的敬业、专业精神以及无私奉献得到了所有读者、作者及全国数学教育界同仁的公认,我这里还要提及的是石先生的睿智。记得有一次,我期望在《中数参》上推出一篇浙江一线数学教师写的课例,为此特意为他写了几段点评,心想或许自己的一点知名度能起到些许作用。石先生很欣赏这位一线教师的课例,但就我加上的零星几段点评并不能达到他对《中数参》发表的要求。石先生一方面坚持办刊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也珍惜一线教师付出的努力,更顾及我的“面子”。最后给我打电话说,“张老师,您还有许多话没说完吧?‘课例’三千字,您写的‘点评’也可以三千字!”如此,我只得鼓足干劲,艰难地完成了三千字的“点评”。这组“课例”与“点评” 在《中数参》配套发表后,很快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学》全文转载,这一创新的形式在中学数学界带来很大反响。

石先生甘为人梯,乐于为人作嫁,待人极度热情。我与他仅有的两次见面就感受颇深。一次是2000年前后我带部分浙江中学数学名师到陕西师范大学培训,通过石先生帮我们落实了上课老师。石先生亲自为学员讲授“论文写作与发表”,取得了极好的培训效果,还招待我们吃“陕西小吃”大餐!后来一次我回西北老家时专程到西安拜访石先生。本是想对石先生表达感谢,没想到再次受到石先生的热情款待。石先生说,“您想见什么人都叫来一起吃饭吧!”

总感觉欠石先生的太多,只是口头感谢难以表达我对石先生的感激之情。我便多次邀请石先生来浙江指导、讲学,更想带石先生在浙江游山玩水、放飞心情。尽管我的态度是诚恳的,话语是热情的,心情是迫切的,但每次石先生都不肯答应我的要求。有一次他终于被我的真情打动,答应我的要求,但还是坚持“时间紧张,只办正事,不‘游山玩水’!”可惜,这趟也未能成行。临行时石先生又告我太忙无法脱身,怕耽误我的大事,特安排段养民老师替他完成工作。谁知,这之后我竟再也没有机会邀请石先生来浙江,留下了终身的遗憾!作为从青年时受先生指导、受《中数参》滋养多年的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我多么想让石先生见证我,以及浙江众多受益于他的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看看我们今天事业取得的辉煌!石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却在我们面前竖立起一座丰碑,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石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维忠

【本刊特讯】追思石师:秉德承志 继往开来

 

原创 2018-02-02 zhongchucan1972学数学教学参考

对石生民老师的怀念与追思

本刊讯    2015年2月16日,本刊资深主编石生民先生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驾鹤西去。这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及所有作者、读者的重大损失。

好人已逝,事业未竟。2018年1月25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召开纪念石生民主编逝世三周年暨2018期刊研讨会。通过各种方式一起回顾他的往事,缅怀他的功绩,寄托无尽的哀思。

参加追思会的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及党总支书记、监事会主席、期刊编委会主任魏立安,《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主编马小为,副主编段养民,潘红玉,以及全体编辑。追思会还邀请了本刊编委刘康宁老师(西安市铁一中)、本刊编委罗新兵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岳建良老师(陕西师大附中)、张惠民老师(本刊前编辑)、叶向东老师(本刊前编辑)、焦和平老师(西工大附中)、高伟鹏老师(周至县教研室)、崔俊民(金德佳印务有限公司)、任鹏杰《中史参》杂志主编)、葛宇虹《中语参》杂志主编)等。

会议首先由段养民副主编介绍了石生民主编的生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及党总支书记、监事会主席、期刊编委会主任魏立安出席会议,并对石主编多年来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肯定,同时指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一节生动的教育课。各位来宾纷纷动情地回忆与石生民主编生前相识、相知、交流的诸多细节,石主编音容笑貌历历在目,盛年仙去令人唏嘘。大家对石生民主编办刊的奉献精神、为人的高贵品德等都赞不绝口,高度认同。同时各位来宾还对《中数参》2018年的栏目、用稿方向和产品装帧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博士、武汉市教研室裴光亚老师(本刊编委)、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大连教育学院孙宏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刘新平教授、河北省保定市三中殷玉波老师(本刊编委)、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朱占奎老师(本刊编委)、刘萍老师(本刊原编辑)、上海市七宝中学文卫星老师、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室渠东剑老师、青海省教研室吴登文老师、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旭亮老师、无锡市锡山高中杨志文老师、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刘祖希老师、史嘉老师、董强老师等发来缅怀石生民主编的短文,《中数参》的几位编辑在会场代为宣读。

段养民副主编、潘红玉副主编、王娟利编辑也追思了石生民主编对待编刊的精益求精,对待青年编辑专业成长的无尽关爱。石生民主编的家属石歌亮先生对用这样的方式追思其父亲深表感谢,也希望《中数参》能有更好的发展。

本刊主编马小为最后代表编辑部总结发言,明确表示将把追思纪念的短文集中在杂志上刊发(上旬·高中第三期和第四期),并希望编辑部的所有同仁学习、传承石主编的精神和品格,把石主编视作生命的编辑事业薪火相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