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 |
分类: 心理学知识 |
一、学习目标:掌握MMPI的实施、记分与结果的解释;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MMPI问世于1943年,由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和麦金利根据经验效标法编制而成。教材选用的是宋维真教授1989年修订的中文版本。MMPI共包括566个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实际上为550题,其中16个为重复题。分个人式和分组式两种。所需时间最多90分钟,经常是45分钟,如果文化水平低的可能超过2小时,精神病求助者更长。若只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用,可作前399题。
2、适用范围:
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均可参加此测验。
3、施测步骤:
施测MMPI有两种主要形式:第一种为卡片式,第二种为手册式。
卡片式适用于个别施测,手册式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
除以上两种操作形式外,还有供特殊被试者用的录音带形式及各种简略式(题目少于399个)。但无特殊情况时,一般都采用399题或566题的问卷式。目前使用更广泛的是人机对话形式的计算机施测方式。
在进行测验前,主试者必须熟悉测验的全部材料(包括调查表的内容、简介及指导语),了解被试者的情况(如被试者的理解力、识字能力及身体状况)。进行测验的房间在亮度与温度方面要适当,并且尽可能地安静。
在开始测验时,首先要把问卷封面的指导语读给被试者听,并说明做完全部测验的大约多少时间。测验开始后,主试者要看一下每个被试者是否在答案纸上把姓名、性别、住址等项填写好,所答题目号数与答卷上的题号是否符合等等。
(二)测验的记分
记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微电脑记分,将特制的回答纸放入光电阅读器内,结果便可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模版记分,需借助14张模版,每张模版上均有一定数量的与记分键相应的记分圆洞。具体步骤如下:
1、将答卷纸按被试者性别分开。
将回答纸上被试者对同一题目上划上两种答案的题号用颜色笔划去,与“无法回答”的题数相加,作为Q量表的原始分数。如果566题版本原始分数超过30分,或399题版本原始分超过22分,则答卷无效。
2、将每个量表的模版依次覆盖在回答纸上,数好模版上有多少个圆洞里划上了记号,这个数目就是此量表的原始分数,然后登记在答卷纸上此量表的原始分数栏内。
3、在下列5个量表的原始分数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
4、各量表的原始分数需要换算成T分数。
5、将各量表T分数(Hs、Pd、Pt、Sc、Ma为加K后的T分数)登记在剖析图上,各点相连即成为被试者人格特征的剖析图。
结果的解释:
MMPI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分在70分以上(按美国常模),或T分在60分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三)MMPI的量表及其意义
MMPI共有14个量表(研究量表未算在内),其中临床量表10个,效度量表4个,均集中在1~399题。
1、临床量表
(1)疑病(Hs):共33个题目,它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
(2)抑郁(D):共60个题目,它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
(3)癔症(Hy):共60个题目,评估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
(4)病态人格(P):共50个题目,可反映被试者性格的偏离。
(5)男子气--女子气(Mf):共60个题目,主要反映性别色彩。
(6)偏执(Pa):共40个题目,高分提示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性格特征。
(7)精神衰弱(Pt):共48个题目,高分数者表现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8)精神分裂症(Sc):78个题目,高分者常表现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
(9)轻躁狂(Ma):46个题目,高得分者常为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
(10)社会内向(St):70个题目。高分数者表现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
2、效度量表
(1)疑问(Q):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高得分者表示逃避现实,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
(2)说谎(L):共15个题目,是追求过分的尽善尽美的回答。
(3)诈病(F):共64个题目,多为一些比较古怪或荒唐的内容。分数高表示受试者不认真、理解错误,表现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
(4)校正(K):共30个题目,是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
四、测验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进行测验之前,一定要让被试者知道这个测验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好处,以便得到他的合作。
(二)应该向被试者讲清楚,如果他遇到什么问题不能回答,可以空下来,但应尽量回答,不要让空着的问题太多。
(三)如果被试者问道,有些想法以前有过,而现在没有了,该如何回答,可以告诉他以目前情况为准。
(四)填答此调查表是个需要长时间而又枯燥的任务,如果一个人焦虑或情绪不稳定,经常表现出对完成这个任务不耐烦,这时,可将测验分成几次完成。
五、测验解释的相关知识
(一)两点编码法
两点编码就是将出现高峰的两个量表的数字号码联合起来,其中分数较高的写在前面。
常见两点编码形式的意义:
12/21:出现这种测图的患者常有躯体不适,并伴有抑郁情绪。
13/31:这种组合的精神病患者,往往被诊断为疑病症或症症。
18/81:这种组合的精神病患者,有时被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和分裂样病态人格,但按严格的临床标准,如同时伴有F量表分数升高,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3/32:这种组合者通常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24/42:具有这种测图的人常有人格方面的问题,有的可诊断为反社会人格。
26/62:此种测图者常有偏执倾向,可能的诊断有抑郁性神经症、被动专横人格(尤其为Pa.Pd.D测图者明显)。
28/82:此类测图常见于精神病患者,如F量表T分高于70,可诊断为重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9/92:常见的诊断为躁郁性精神病与循环性人格。
34/43:这种人以长期严重的易怒情绪为特征,诊断有癔症性人格、混合性人格障碍、被动专横人格和暴发性人格。
38/83:具有这种测图的人有焦虑与抑郁感,有时表现出思维混乱。
46/64:这种组合的人是不成熟、自负和任性的,对别人要求过多,并责怪别人对他提出的要求。
47/74:这种人对别人的需求不敏感,但很注意自己行为的后果,极易发生自怨自艾。
48/84:这些人一般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不合群人格、分裂样病态人格、偏执病态人格。
49/94:这种组合者常见的诊断为反社会性人格。
68/86:这种人表现多疑,不信任,缺乏自信心与自我评价,他们对日常生活表现退缩,情感平淡,思想混乱,并有偏执妄想。
78/87:这种人常有高度激动与烦躁不安等表现,缺乏抵抗环境压力的能力,并有防御系统衰弱表现。
89/98:这种测图倾向于活动过度、精力充沛、情感不稳、不现实及夸大妄想者。诊断有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亦有可能。
(二)因子分析法
1、因子分的计算
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各个量表用我国常模得到的T分数分别减去50,再除以10,得到的13个量表标准化分代人表13-11的因子计分系数矩阵,分别与每个因子的计分系统数相乘,求和就得到6个因子的标准化分。
2、因子分的临床意义
因子I:在St、D和Pt量表上均有较高的正负荷。
因子M:只在Mf量表上有极高的正负荷,而在其它量表上的负荷很小。
因子F:在L、K量表上有较高的正负荷,在Pt、Sc和Ma量表上有中等程度的负负荷。
因子A:在Pd量表上有较高的正负荷,在Pa星表上有中等程度的正负荷。
(三)判别分析法
判别分析的种类和方法很多,根据资料性质不同有计数资料的判别和计量资料的判别之分;根据判别类别多少有二类判别和多类判别之分;又根据判别准则不同有非概率型和概率型判别,此外还有许多具体方法。
1、Fisher判别法:
2、值回归判别法:
3、多类判别:
六、测验解释的注意事项
(一)在用两点编码法进行解释时,如各临床量表的高分点很多,应逐个配对解释,尤其要对最高点特别重视。
(二)因子分析只能判别被试人格异常的大致范围,其结果应与两点编码法相互印证。
(三)MMPI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分数作出被试有无异常或属于何种异常的判断,应结合病史及其它有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