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心理学知识 |
第一单元
一、老年丧失期观
传统观点不断认为,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
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期,丧失的主要内容指:“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
二、毕生发展观
与传统观点相反的心理发展观是“毕生发展观”,这是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斯等人提出来的。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包括: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仅儿童青少年在发展,中老年也在发展;(2)不同心理积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如感知觉),减退也早,发展教迟者(如逻辑推理),衰退也晚;(3)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展形式的变化;(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等,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
毕生发展观强调了老年阶段心理变化积极的因素,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衰老的同时,突出了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都有增长的特点.
第二单元
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一个特征。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
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
(一)视觉退化
(二)听力下降
(三)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
有关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机制,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是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是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二是工作记忆容量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三、思维的年老变化
第三单元
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适应退休的过程可以分为4个时期:
1、期待期2、退休期3、适应期
(一)夫妻关系
(二)与子女的关系
(三)与朋友的关系
三、人格的变化
(1)不安全感(2)孤独感(3)适应性差
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渐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为朝向内部世界,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
四、死亡的来临
心理学家库伯勒-罗丝对几百名即将死亡的病人进行观察,提出死亡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
1、否认
第四单元
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