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2007-06-27 23:36:21)
分类: 心理学知识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其特点是: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深度

奥特曼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暴露自己。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往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经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其要点是:

(一)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3、情感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二)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比如精神崩溃。

(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人前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三种基本析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和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情感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有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