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大蛋

标签:
情感 |
今天,仍驻守在苏丹喀土穆的朋友发来一张图片,勾起我无尽的回忆和思绪。
图片中突出的建筑是苏丹地标性建筑—利比亚大厦,当时是苏丹唯一超五星级宾馆,被我们俗称大蛋,据说是卡扎菲儿子建造的。图中的河流就是著名的非洲母亲河—尼罗河。苏丹宾馆,也就是中石油尼罗河公司所在地和大蛋比邻,一墙之隔,在图中大蛋的上方一点儿。尼罗河和建筑之间的街道就是尼罗河大街,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因为苏丹总统府就在图中上方更以远一点儿的地方。
2010年10月到2013年8月间,我在这里工作,属于后方,没有在项目公司工作,实际上我负责的业务和国内没啥区别,无非就是国内的业务拿到国外做。
苏丹是穆斯林国家,全国禁酒,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再加之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基本在苏丹宾馆院里活动,而去隔壁的大蛋遛弯儿是允许的,也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大蛋延展了我们活动的空间,彷佛到那里给了我们更多、更深层次的自由。那里的绿化,环境卫生等都是非常好的,偶尔看看有人打网球,也有当地人举办什么活动。除了遛弯儿,我们也常常去大蛋一层大厅坐坐,或到里边的商店转转。休假前看看有什么象牙制品,黑木制品或其他苏丹、非洲特色的工艺品买点带回国内。
有时公司有什么招待也安排在大蛋的自助餐厅。当然没有酒水,只是果汁、饮料等。
我相信,当时大蛋承载了很多人无尽的欢乐,也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寂寞与乡愁。
巴希尔总统在位时,中苏关系极为融洽,主要是因为中石油的进入也极大程度促进了苏丹的繁荣。因此那时当局政府对中国人是友好的,这种友谊也自然蔓延到民间,我们还算是受欢迎的。
2011年苏丹分裂后,由于75%的油田在南苏丹,苏丹经济发展便几乎停滞了,中石油在苏丹的存在也仅有政治意义上的需要了(个人看法)。
现在巴希尔也已经被赶下台好几年了,苏丹的政治仍处在不稳定、脆弱的状态。内心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关心和惦念。
时光流逝,永不停息,离开苏丹近九年了,可往事仍历历在目。三年时间不短,可对苏丹乃至非洲的了解是肤浅的。
其实生活每段经历都应该认真体验、体会,都值得珍藏。就像这大蛋,带给我们的记忆,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