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在自家的花园里晒太阳
刚毕业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上海租了间房子,然后买来沙发、书架、电视、音箱等,还买来好几盏灯,我喜欢房间亮亮的,那会令我感觉温暖无比。
我还买来好多不同图案的花布,按在墙上,把自己睡觉的地方弄得象个闺房。
拍戏的时候,我喜欢到哪儿都布置得像家一样,要带着饭盒、水杯、热水袋,还有电脑、音箱、碟片和书。
每次一收拾就是一个大箱子,像老鼠搬家似的。
这次来到上海拍《蛋白质女孩》,我住在毗邻徐家汇的一个酒店,剧组安排的房间很大,大到可以并排放两张双人床,还有个方方正正的麻将桌,后来被我用作来放了电脑。
最意外的是,房间的地板是用木头铺的,让我感到很温馨。
这个房间对我很重要,因为我的戏停停拍拍,空闲的时候,就在房里读书、看碟、上网。
唯一不好的是,窗户下是一条交通要路,而且离万体馆很近,夜里时常会有嘈杂的声音穿透窗户,影响我的休息,剧组好心询问我是否要换一间其它的房间。我犹豫了一下,实在舍不得木质的地板,它太让我有家的感觉了,便咬牙挺了下来,后来倒也习惯了,平静地在那住了四个月之久。
即便是漂泊中的短暂停留,我也试图让自己安心而宁静,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的环境,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内心,心静则一切宁静。
爸爸妈妈也是漂泊过的人,曾经吃过不少苦,插队后回到沈阳,把孩子抚养长大,我们长大以后,羽翼丰满了,一个一个都飞走了,他们又跟着我姐姐到北京安了家。
一家人的团聚,儿女在身边的天伦之乐,恐怕比什么都更重要了。
我父母的家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园子里栽满了三十多种树木和花草的品种,还有一块农家实验田,一小块一小块的种着西洋菜、玉米、黄瓜、草莓、柿子……
爸爸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过,我每次回家,好多花就都开了。
我想,他们这么说是为了期待我经常回家。{照片84和妈妈在自家的菜园里}
我理想中的家也就是这样的场景:在一幢房子的后花园,有一个绿草坪,我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喝茶,周围是三五个孩子在那儿跑……
可能有夕阳的光辉在周围隐隐约约,阵阵微风为温暖注入了额外的舒爽,天空有归家的鸟群排出一条弧线……
我觉得这才是最美丽的画面,我最想达到的生活境界。
……
--节选自《我演<蛋白质女孩>》一书,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