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连儿童村
大连儿童村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41
  • 关注人气:6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软件学院赴儿童村实践小组爱的感言

(2012-08-14 15:28:23)
标签:

杂谈

分类: 志愿天地

          清华大学赴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奉献服务支队

                        队员信息

      姓名    性别    系别               邮箱             

队长:胡小强   男   软件学院       hu-xq11@mails.tsinghua.edu.cn

队员  庄晨帆   女   软件学院       zhuangchenfan@gmail.com

      张舒彤   女   软件学院      2529705770@qq.com

      王常旭   女   软件学院      11413425072@qq.com

      欧阳方昕 女   软件学院       foxy6881152@qq.com

      陈  琛   女   软件学院      chenchen_9207@163.com

      王  苑   女   美术学院       530357780@qq.com

      巩运青   男   软件学院       gongyq10@gmail.com

      陈华榕   男   软件学院      chenhr11@mails.tsinghua.edu.cn

      杨  磊   男   软件学院      18810305382@163.COM

      王思伦   男   软件学院     badjoker@163.com

      文庆福   男   软件学院     wenqf11@mails.tsinghua.edu.cn

      黄雅冠   男   软件学院      huangyg11@gmail.com

      高  鹏   男   软件学院      376677727@QQ.com

      汪至诚   男   软件学院      wzc11@mails.tsinghua.edu.cns

 

    从去年12月份王刚义村长的北大、清华慈善报告之行,他们就已经约定:暑假的时候一定要去一趟儿童村。只不过计划中,他们的成员有15人,在儿童村实践6天。但老天一定是在考验这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8月5日,15个人已经扛着行李箱冒酷暑、挤地铁来到了北京火车站,却被告知因为东北大雨,铁路停运了……于是经过了诀择,他们订了7号凌晨飞大连的机票,只不过这次,9人转身离开,只有6人还是坚持踏上了慈善探索之路……实践的时间也只剩下了3天。3天的时间真的很短。近9年的时光,数不清的爱温暖和支撑着儿童村。当然,负能量从一开始就若隐若现,随时准备蓄势待发。于是村长说,就当它是一面镜子吧。凡此种种,成就了今天的儿童村。而这些,又怎是3天的时间能看得清的?

    所以,当9号清华学子离开的时候,村长说,我相信清华实践支队的爱心之旅,不是爱的结束,而是爱的开始,他们会把爱的火种传播出去……                 王秀岩

————————————————————————————

    以下为清华软院6个成员3天在儿童村实践的感言。

        
           “爱在海边·爱在延续”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庄晨帆

 

     暑期实践选择儿童村,源起王爸爸和秀秀妈妈的软院之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不仅仅是因为“冰人”的传奇事迹,更因为他在功成名就的时候选择投身慈善事业,成为儿童村几十名孩子的爸爸。为儿童村奔波劳累,为孩子们呕心沥血,还要忍受外界的不解与质疑。

     尽管一波三折,最终还是来到了儿童村。可惜的是,实践仅有短短的三天。

    儿童村与我想象中真的很不同。来的路上,秀秀姐说了许多,她说儿童村是孩子们的家,我们是客人,客随主便,我们要做的是融入他们的生活。融入谈何容易,作为旁观者,我感触良多,有件小事很触动我。

     海静,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被开水烫伤,没有哭没有叫。直到起泡了,才拉着我的袖子说疼。如若烫伤的是我,只怕早已哭喊开了。这样坚强的孩子,儿童村里还有许多。不轻易喊苦喊累,身心俱坚。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艰难的童年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巨大的阴影。看了《儿童村不能忘记》,才知道孩子们经受过哪些难以想象的苦难,又是经过多少辗转才来到儿童村。

   在儿童村,王爸爸们教导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实属不易。他们给予孩子爱,用行动温暖他们,消除他们的怀疑与恐惧。这其中的艰难,难以为外人道。在儿童村,品德永远放在第一位。我很赞同儿童村的教育方法,“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乖巧的海竹,博识的海洋,开朗的海妹,这些孩子与其他普通孩子无异,天真善良,活泼可爱。

    一起住在儿童村的还有美国志愿者Greer,在交流中,她说这些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脸,令她最为动容。是的,这里的孩子们生活很快乐。尽管物资贫乏,但是他们的生活里,有歌声,有笑声。

   我猜想,这欢声笑语,让每一个为儿童村出力的人,都感到,再辛苦也值得。

 

    

                       加油,王爸爸

                                清华软院:陈琛 

 

      经过一番周折,清华大学暑期实践一行六人终于来到大连儿童村。尽管路上并不顺利,我们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在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时,我们更是兴奋和激动。

      虽然只有短短三天,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帮厨,洗毛毯,做游戏,跳舞,开联欢会,我们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小孩子缠着我们讲故事,叫我们一起打球,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看,抱着我们不放,当大一点的孩子甚至是我们的同龄人,和我们像朋友一样交流、谈天,那种欣慰、幸福、感动与存在感,我想只有要切身体会才能真正地感觉到。我一直觉得,志愿的活动,带给志愿者的帮助并不小于带给孩子们的。从他们的笑容,他们的自立,他们的懂事,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幸福。我想,这是我们和孩子们的幸福,是属于我们的回忆和温暖。

      与其说这是一个儿童村,与其说是一个孩子们暂存的住所,不如说是他们永远的归宿。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曾经问他们,平时上学住在学校还是外面,孩子们说,“我们早上从这里出发坐公车,天气不好的时候会有人开车送我们上学,晚上再回来住,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是呀,这里真的就是他们的家。王爸爸、万妈妈,是孩子们的全部,是他们给了孩子们新的希望和温存,是他们解开了孩子们的心结,让他们重新相信、重新爱、重新生活。我想,不仅仅是孩子们,社会也真的需要王爸爸这样的人,是你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感动看到了未来。

      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都没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像王爸爸一样全身心地投入给孩子们。但是,哪怕只有一袋大米,一块肉,也可以给王爸爸带去很多支持和帮助,可以让孩子们吃得更好生活得更舒服。大连儿童村,真的需要,所有人。

 

    

大连儿童村实践感言

                                                          清华软院:文庆福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短暂的相聚又将迎来匆匆的分别。明天就要离开儿童村了,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写点东西记录下此时的心境吧。

   我们初到儿童村时,给人一种陌生感,感觉这些小朋友都不怎么爱说话。渐渐地,我们大家尝试着和他们接触,和他们一起干农活、洗毛毯、一起玩耍,试着和他们聊天,他们也会主动问我们一些问题。当我们有了熟悉的感觉,可又要离别了,真有些依依不舍。

    几天的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应该是一起下地挖土豆了。跟随着儿童村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穿过许多长满草丛的道路,爬上土坡,看到一片长满野草的土豆地。割开地里的野草,我们挥起锄头开始挖。起初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尝试地挖了很多地方,却都没有挖到土豆。终于经历了多次尝试之后,当我们挖出了第一个土豆时,感到非常高兴,付出总算有了收获。最后我们满载着两桶土豆回家,晚上吃着自己挖的土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以前对儿童村的了解也只是道听途说,没有真实的体会,此次实践让我能够对儿童村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儿童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有时顽皮淘气,有时活泼可爱。学习时,他们端坐于书桌前认真地写着作业;玩耍时,他们活跃积极,天真无邪。但是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和其他孩子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独立和自强。每天他们早上要五点多就起来跑步,升国旗,之后还要搞卫生,帮厨房做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得不提的还有王村长,“万妈妈”以及“秀秀妈妈”,他们为了孩子,默默无闻地奉献和付出,教育孩子们,照顾孩子,给孩子们一个充满温暖的家。如果非要说这次实践学到了什么,恐怕我也很难说清,但我希望自己也能够今后能够像他们一样,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为了儿童村建设得更好,最后结合自己三天来的体会,提出一点建议吧,或者说是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有不到之处还望见谅。儿童村有十多个孩子,但是管理的人员有限,不可能像个别家庭一样两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所以这时候可能需要家长能够尽量关注到每个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想法,多与孩子们沟通,避免出现集体管理而忽视个别的情况吧,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

大连儿童村实践感想

               清华软 汪至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短短3天的大连儿童村的愉快生活就要将近尾声了,有一点伤感,也有一点愉悦。伤感就自然不用提,海的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灿烂的笑容,一声声亲切甜美的“哥哥”,永远在我心中流淌。“今天多一个儿童村,明天国家就少一个监狱”,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曾经看电影,那些贫困地区总是犯罪的高发地带,那些孩子从小失去了父母,没有人管教,四处游荡,让人看得很揪心,于是一代一代没人管教的儿童最终走上不归路。今天,王刚义村长建立了这个儿童村,我觉得意义相当重大,虽然任重而道远,儿童村的建设正在起步阶段,但我很希望我们能走下去,这一个个孩子都很有教养,完全不像那些印象中的“野孩子”,我相信这些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成为儿童村的顶梁柱,就像他们的张军哥哥一样,他们会考上大学,会戴上博士帽来回报他们的父母,以及所有关爱他们的人。说起张军,我也很有感触,他是这儿年纪最大的人,孩子们都很听他的话。那天他带我们去山上刨土豆,说实话,我从小到大都是城市里的孩子,这次是第一次上山,看到了很多曾经没有看到过的东西。那个锄头真的很沉,我背在肩上走山路十分艰难。一路上草很多,虫子很多,有时候手一抓腿,就能弄死好多虫子。好不容易来到山上,只能看到满地的野草,很难想象平时吃的土豆就藏在这个底下。用了好久也不熟悉怎么使用锄头,看到张军熟练的样子,一锄头下去蹦出好多土豆,我心里也有莫名的高兴。还记得张军干完活,对了我们说了一句:“这些可能对你们来说无所谓,但对我们很重要”。我知道这些土豆很重要,但我知道张军、以及孩子们是更重要的主人。

   这三天我做的很少,洗被单,帮厨,刨土豆,在尽我一份力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很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儿童村的建设当中,让这一片爱心之流汇成幸福的海洋!

 

                              儿童村三天的感想

                                  清华软院:胡小强

    看着这一帮天真快乐、热爱劳动且又干练的孩子,我有时甚至会忘记他们的之前遭遇的种种,希望孩子们能永远开开心心。

    记得两天前到儿童村的时候,我还不是特别清楚我们能够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可能也和很多的志愿者一样,带着爱心过来,但是不清楚儿童村需要什么。

    经过这么两天的观察,我发现最需要帮助和鼓励的就是儿童村的王爸爸和王妈妈,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儿童村,他们为儿童村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心人,给与他们帮助,加油王村长!加油,万妈妈!

    另外一个我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儿童村的管理模式问题,经过观察,以及和管理人员,其他志愿者的交流,我发现儿童村的管理模式很不错,儿童村首先对于每个孩子都是以平等的态度,不会因为你的干了坏事就一直对你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谁先到儿童村就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每个人都被给予了基本相同的关爱。这也让他们意识到在儿童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王爸爸万妈妈和秀秀妈妈的好孩子。然后就是儿童村对于孩子们的品行要求甚高,确实,由于孩子们之前的遭遇,他们的性格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有些孩子会比较孤僻,有些孩子甚至会比较顽劣,但是在儿童村,每个孩子都很听爸爸妈妈的的话,我觉得是儿童村家的温暖和儿童村的爱心温暖了在外漂泊流浪的孩子的心。同时,儿童村也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儿童村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训练,想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发展得更好,不让他们因为变故而输在起跑线上。

    短短两天,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几点。“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虽然马上就要离开,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自己,我们支队的队员,都会在远方关注儿童村,关注这些孩子。相信拥有梦想的这些孩子们,借着儿童村的平台,今后成长成才!

                         爱在大海,爱在儿童村

                                           清华软院:张舒彤

     前往儿童村的想法起初只是一个念头,然而却在我感动敬佩于“王爸爸”来清华软院的演讲时,在我不断听到学长学姐们对我说“一定要来大连,会对人生有很大的改变”时,这个想法却逐渐坚定。于是虽然长达几个月的筹备因一场台风而化为泡影,虽然原本十五个人的支队只剩了六个人原本一周的时间缩短为三天,虽然拎着行李却在北京站失落的想着解决方法、乘坐夜班飞机凌晨四点才终于安顿下来,我们却仍然踏上了这场爱的旅程,历经周折抵达位于夏家河子的儿童村。我的坚持与决心,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

    三层的小楼,堆放着杂物的小院,这里便是二十多个孩子的家。在这里,我们与孩子们一起看书、做游戏、唱歌跳舞、跳绳、打球,在这里,我们帮孩子们打扫卫生,洗毛毯,用心感受他们的生活。我们是志愿者,想来帮助这里的孩子,然而我们教给这些孩子的,远远没有他们带给我们的多。这里的孩子的心中都有无法抹去的阴影与伤痛,然而他们爱唱爱跳爱闹,开朗又活泼,王爸爸与万妈妈、秀秀姐姐用他们的爱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他们都很成熟,明白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虽然这些孩子的教育比常人艰难很多,他们也存在很多的争吵与分歧,但是通过军事化的训练与严格的要求,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学会勇敢面对过去,有梦想,有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遗憾于短短不足三天的时光让我们与孩子们刚刚熟悉却又要分离,我敬佩于在当今的艰难环境下王爸爸的努力与坚持以及这么多人对这些孩子的关注与爱,我们明白不足三天的旅程,我们对于儿童村并不能带来什么的实际的帮助,甚至很多时候我感觉我们的存在比较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很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让更多人了解这里,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天的爱之旅即将结束,但我想,我们与这些孩子们的缘分并未就此终结,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而有了所有人的支持,王爸爸、万妈妈、秀秀妈妈等等将会让儿童村更好的发展,这群大海边的孩子一定能够勇敢乐观的拥抱属于他们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