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世外桃源——云南坝美

(2015-04-20 20:52:39)
标签:

世外桃源

坝美

陶渊明

旅游

分类: 行游远方

    微信朋友圈里,一条“坝美——比泸沽湖还世外桃源的地方”吸引了我,4月初,趁着出差云南事毕连着的假休,临时组了几个朋友前往一游。

                                        

                                         乘坐马车

    4月4日上午,云南坝美景区门口,我们一行四人购得“世外桃源——坝美”的门票后,跟随一男工作人员来到了一个马车场。只见空旷的场地上,散乱地停候着五六辆马车,不同肤色的马儿们站立各处,悠闲地摆头甩尾;马车边或马车座驾上,活动着一个个缠着花色头巾,穿着浅蓝、淡蓝或深蓝大襟布衣的女性身影,阳光柔和地洒在她们身上,让她们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我不禁惊讶得出声:“哇!全是女车夫啊!”

    来过云南多次,见过各色少数民族妇女家里家外劳作的身影:背着小孩烧菜做饭、埋头绣花的;田间地头耕种、收割的,路上拉板车、开拖拉机的,山间小路负荷行走的等等,可赶马车的女车夫还真是第一次见。看来,少数民族妇女的劳作是全方位的,这是一个女性打拼的世界。

    我们按马车场管理员的安排,坐上了一辆马车。马车结构很简单,一个金属骨架、三排木质简易条凳、一个帆布顶棚。我坐在第一排副驾座上,与皮肤黝黑、个子瘦小的女车夫紧紧相挨。待我们坐稳,女车夫牵着缰绳,挥动了马鞭,口中还发出了我听不懂的号令,红棕色的小马开始沿着依山傍水的小道小跑。

     我顾不上欣赏路边的风景,出于好奇,迫不及待地开始向女车夫友好发问:“你是什么民族的?”“你今年几岁了?”“你们女人在外赶马车,男人在做什么?”她爽快地用土话(自己民族的语言)一一大声作答。我知道了她是壮族;比我小一岁。可我那最后一问,她的回答让我怎么也听不懂、听不明白、猜不到。我只听得她一遍又一遍提高嗓门大声重复着两个字。直到她重复得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哈哈大笑时,我才突然脑洞大开:“噢!划—船!”。哈哈!我猜对了!她们在赶车,她们的男人在划船!车上发出了一片笑声。

     马儿在我们的笑声中一路欢快小跑,马蹄触碰着块石路面,发出清脆的“得得得得!”声。路边的山峰、翠竹、树木缓缓向身后移动,溪流潺潺、清风扑面、葱绿满眼。

      笑声落下不一会儿,前方传来了“哗哗哗哗”的落水声和“叽叽喳喳”的鸟语声。抬眼望,右前方数叠瀑布飞流而下,天空中来回穿梭着密密麻麻的小鸟,黑压压一片,极其壮观,从未见过,女车夫说那是燕子。马儿渐渐收住了脚步,我们一一下了车。看着下车又在一旁忙碌的女车夫,她那瘦小的身形、黝黑的肌肤,乐观、自信、坚毅的神情,让我心中生出了一份难以言表的情感,有亲近、怜惜和由衷的敬佩和敬意。在她身上,在女马车夫们身上,在所有辛勤打拼的少数民族妇女身上,我仿佛感受到了远古人类的女性气息、母性光辉。

 http://s10/mw690/001mOz87gy6Ry1cQ9iFa9&690

http://s10/mw690/001mOz87gy6Ry1XxA1z79&690

http://s15/mw690/001mOz87gy6Ry2dSmh85e&690                                                                        

                                         穿越“时光隧道”

    告别女车夫,我们来到了前方数步之遥的小码头。清澈的溪流水面停泊着一溜绿色的小钢槽船,有几个游客正在离船上岸,另几个船工在忙碌着。码头左侧,有一座高耸而立的山峰,山的中间有一高而窄的小山口,溪水穿山口而入。这与《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何等相似!只是云南的春已逝,一路未见灿烂桃林,山口内一片漆黑,未有光。

 

http://s1/mw690/001mOz87gy6RzGcYwikd0&690

     

    小船载着我们划入山口,瞬间仿佛掉入了黑洞,伸手不见五指,成了睁眼瞎。我试图用相机和手机拍摄洞内的情况,看看洞有多宽、多高、多曲折,岩壁长得啥样,可一切都是徒劳。黑暗中,我凭感觉交替拿着相机和手机,摸索着摁下快门,可因事先没设置自动闪光,拍下的画面一片漆黑。我索性放弃一切徒劳的操作,放松全身心,开始静静享受黑暗世界带来的绝世宁静。我用眼睛之外的感官来感受空气的滋润、水的清洌、风的清新,用想象在脑中描绘着身边岩壁的多姿俊俏。不知过了多久,黑暗中出现了另一道山门,同样高而窄。光线从门外射进洞里,让周围的一切渐渐清晰。世外桃源到了,我们仿佛穿越了一条漫长的时光隧道,抵达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下了船,迎接我们的是另一片天空中叽喳飞舞、热闹非凡的精灵小燕。

 

http://s14/mw690/001mOz87gy6RAuUrcRv8d&690

http://s6/mw690/001mOz87gy6RAuUXFTD85&690

走进“世外桃源”
    走出山口,豁然开朗。明媚的阳光下,一片平旷的田园直抵远处连绵的群峰,满目青翠,欢快的鸟语声充斥头顶上空。我整个身心进入了彻底放松状态,心静到了极点,面向远方而立,恍若隔世。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莫非陶渊明来过此地?我暗自猜测。循着左手依山修筑的石径缓步前行,屋舍、绿林、红花、翠竹、河流、美池,伴着片片良田徐徐展现,尽收眼底。屋舍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高台上、屋舍间有大榕树数株,苍天盘地,不知年轮;灿烂的三角梅、夺目的木棉花装点着山野田园;清澈的可流波光粼粼、静静流淌;牛儿休闲地在河边饮水、嚼草。沿路所见之村民,有小孩、妇女和男人。小孩有一路嬉戏打闹、河中戏水抓鱼者;妇女有农田辛勤收割、闲坐树底观望、河边浣衣谈笑、路边设摊摆卖者,男人所见寥寥,有田间劳作者一二,房前屋后身影若干。妇女大多为少数民族服饰打扮,格外醒目。
    边走边看边拍,我一路怡然神闲。云淡风轻、阳光明媚,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田垄阡陌、石径小道,如林古榕、秀美桑竹,悠闲牲畜、和颜村妇,以及路边的石斛山货、自制玩具、五彩米饭。。。无不让我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欢喜异常。只是当我近距离观察村舍、村民及其生活环境时 ,又见到了处处非“世外”之相:杂乱的工地现场、钢筋混凝土梁柱;农家乐、夫妻客栈、88酒店;机械农具、摩托车;电线电话、家用电器;小摊小贩、讨价还价;钢制渡船、统一制服。看来,现代社会,人迹所至,信息必达,变化必在,无论天高地远。真正的“世外”只存在世人各自的感受中、心境的修炼中和美好的想象中。
 
http://s11/mw690/001mOz87gy6RCyxKdkK9a&690


http://s9/mw690/001mOz87gy6RCyx7Mqkb8&690
 
 
http://s6/mw690/001mOz87gy6RCywsAsZ75&690
       
  

 
http://s2/mw690/001mOz87gy6RCyZ9cAx51&690
 
 
 

http://s8/mw690/001mOz87gy6RCz6pYHBb7&690


 http://s10/mw690/001mOz87gy6RCz4QP0J39&690

 
 
 


 



http://s4/mw690/001mOz87gy6RCz5RlCje3&690

http://s16/mw690/001mOz87gy6RCz4i4gL6f&690
 
                                          
                                          回归世界
        按顺时针走完了小径,来到了石径尽头的又一渡船码头。远远地,视线被一小男孩牢牢吸引:大大的脑袋、红色背心、蓝花短裤,合脚凉鞋。只见他蹲在小钢槽船上,手拿抹布,全神贯注地擦拭着船体钢条坐,那神情是那么地一丝不苟,动作是那样地娴熟、到位。岸边,一位身穿印有“世外桃源”马甲的男工作人员在招呼、忙碌着。我们来到他跟前,凭票坐上了小船,沿溪流出发。途中又弃船登岸,沿山间小道小走数十米,直至另一马车场。随后,又乘坐由男子驾驶的马车,抵达另一码头,登船。小船载着我们悠悠地划向远方,穿过现代灯光营造的五彩山洞,划离”世外桃源“,回归世界。洞进洞出,我们完成了一次匆匆地”世外“之旅。
 
http://s13/mw690/001mOz87gy6RDuWiRmdc5&690

http://s16/mw690/001mOz87gy6REdWIwij0f&690


http://s11/mw690/001mOz87gy6REeaosfEda&690

http://s12/mw690/001mOz87gy6REdHlv2X1b&690

http://s3/mw690/001mOz87gy6REdI02tQe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