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啊,不妨学学盲人朋友

标签:
盲人行路福顺玉花史敬李爱军走路专注杂谈 |
分类: 三环心情 |
早上8点多一点,我骑自行车出门去公园锻炼,路经某大医院南门时,滴滴答答掉下雨点来。倏忽间,路面上开始骚乱起来,开私家车的,开出租车的不时响起急促的滴滴的喇叭声;骑车的,寻觅着空间左拐八弯地穿行着;步行的,似乎灵活些,在狭缝中侧身而行。我呢,急忙跳下车来,望着杂乱无章的路蹙起了眉头,心里不禁有些抱怨:这乱哄哄的交通怎么竟无人管理呢?
我这样想着,推车自觉地靠右边慢慢走着。忽然,迎面走来一位衣着整洁的盲人,在城市里虽有盲道,可盲人并不多见啊!我不由打量起他来。
他30多岁的样子,右手拄拐,左手还夹着半截香烟。只见他拄着拐杖,极认真地向前“看”着,不急不慌地敲打着地面走自己的路。他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怎么没个人陪伴着呢?我不由地有点担心——这混乱的交通,磕着碰着怎么办?,他不怕出事吗?可再看看他,我感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当明眼人在以各自方式急着赶路上班、办事时,他却不急不躁笑容满面,停一停、吸一口烟,走几步、停一停。刺耳的喇叭声和鼎沸的嘈杂声,对他来讲不是什么堵心的事情,而似乎是美妙的交响音乐,该静心聆听才是。——这稀里哗啦的混乱局面,于他仍然黑暗的,一点也看不到——眼不见心不烦呐!只见他没有因为看不到混乱的危险而胆怯,反而心无旁骛专注地走自己脚下的路。
这笑容好熟悉啊!
我想起50年代末,在青城老街上,经常会出现一对戴着墨镜的盲人夫妇。男的中等身材,分头梳得很整齐,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右手拄着拐杖;左边挽着稍矮自己一点的妻子,那女士大波浪卷发头、白色套装,显得那么端庄优雅。我们几个住校生周末常上街去,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们,都是白净的脸上写满笑意,神情淡定而自信地走着自己的路。这对气度不凡的盲人夫妇,当时非常引人注目,见到他们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会主动停下来投去尊敬羡慕的目光,直到他们的身影远去。用现在的话来说,回头率是极高的。他们做什么工作呢?记得人们曾议论过,告诉过我,只是我已经记不得了。
我还想起了自己的学生福顺。当年幼小的他凭着微弱的视力,仍然努力学习,而今已经成为青城小有名气的高级盲人按摩师了,为多少病人解除了病痛啊!现在,他虽然已经全盲,却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天性,在师生聚会上,他平静地告诉大家,不久要做手术了,能恢复一点视力更好,如果手术没有成功,权当为医学科研做了奉献。他幽默地微笑着说:“反正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50多岁的福顺啊,是那样淡定从容。
还有那重度残疾的雪候鸟——盲人作家秦玉花,面对厄运的挑战毫不屈服,与命抗争着。她拖着病残的身躯完成本科学业,坚强地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折磨,与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在黑暗中她熟悉地敲打着键盘,先后出版了两本著作《与命相搏》和《人生多解方程式》。在这充斥着浮躁和抱怨的社会里,黑暗世界中的玉花,听到的风景很美丽,心底是那样明亮,满怀激情地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如今的玉花,已是北京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谁不称赞她啊!
史敬和李爱军夫妇,是北京城一对闻名遐迩的高级按摩师,是盲人协会会员。工作之余,他们积极活跃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心底无私而敞亮。这对历尽艰辛与磨难的中年夫妇,相爱相携,在毫无光亮的苦难岁月中摸爬滚打着,终于在今天,迎来了自己光明而幸福的生活。他们的著作《苦乐年华》记录了他们的世界与生活,真实感人。
面对他们,我从心底感动。夫妻十几年却无法知道对方长得什么样子,全凭听觉和触觉在一起生活,想来让人觉得难过呢。
一次,我忍不住对史敬先生说:“您知道小李长得多美吗?多么端正吗?您太有福气了!”
身材匀称五官端正的李爱军含羞地微笑着,显得更加平静而美丽。史敬先生听后,满足地哈哈大笑:“看您把她夸的!”这一对自由恋爱结为夫妻的盲人,相濡以沫至今,经营着自己的按摩医院,聪明美丽的女儿已经工作了。您说,他们不幸福吗?那一天史敬先生曾为我唱了一首歌,“……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那浑厚的男低音,叫我实在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
哦,滴答的雨停下来了,路,开始通畅。那盲人满面笑容,嘟嘟的拐杖声循着路边向着东方远去。
朋友们,当我们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满腹牢骚怨言时,当我们遭遇不公心生烦恼心绪不宁时,当我们……不妨学学这几位盲人朋友,带着笑容专心致志地走自己的路吧!
想到那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突然想,假如给我们这些明眼人三天黑暗呢?会是什么样子?对这暗无天日的三天,又会做出怎样的安排呢?哈哈!珍惜上天给我们的这双明亮的眼睛吧!
http://s6/bmiddle/4ab3168fha7c84e58cd75&690
http://s15/bmiddle/4ab3168fha7c850025ae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