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背自己的作文究竟为哪般?

标签:
小乔木背作文思考校园 |
分类: 一事一议 |
孙女小乔木的家庭作业,其中有这样一项:背作文。
刚看到这项作业的那一刻,我以为老师要求孩子背“作文选”上的作文,心里一阵反感;而后得知是背自己的作文,内心虽然有些疑惑,却仍然以为老师要搞以学生作文为内容的朗读比赛。不想当小乔木开始完成这项作业时,我的猜想被完全击碎了。
小乔木背诵的是自己一篇写景的作文——美丽的西乌珠穆沁草原。一向喜欢读书朗读的她吭吭巴巴地,竟然背不下来这一百多字的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于是,我与小乔木便有了以下这段对话。
“你自己写的作文,为什么背不下来呢?”
嗨嗨~~嘻嘻~~小乔木一副神秘调皮的样子。
我接着问:“老师为什么让背自己的作文呢?”——我希望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这还不清楚,”小乔木望着疑惑的奶奶,“背会了,到时候考试,如果是这样的作文,默写下来不就行了。”好个小乔木呀,歪着娃娃头、摊开两只小手,胸有成竹的,既像一个深谙应考之道的“行家”,又像一个老练的破解密码的“高手”,哪像个八岁孩子?心痛啊!
天呐!我,猜错了!愕然之情写在俺“老有经验”的脸上。
可当着孩子的面,我又能说什么呢?又该怎么说呢?
我不动声色地转回到“主题话题”。
“你一向记忆力很好,几乎可以说过目不忘,樟青老师的诗歌你稍微读几遍就会背下来,可怎么连自己的作文都记不住呢?”况且,老师还做过认真的修改——我心想。
夸奖带追问,小家伙竟然兴奋活跃起来。
“问悠悠白云,你可知道她的行踪?云儿回答……”她毫不打磕儿、抑扬顿挫地一口气背诵下来樟青老师的诗歌《心问》。
心喜,我好欣喜,小乔木果然记忆力很强。
“你的记性真好!”我不禁赞赏着,补充一句:“喜欢的东西就容易记得住,是吧?”。
小乔木点点头笑得好开心,问:“什么时候再录朗诵?”我知道她已经准备了几首樟青老师的美诗,心急地期待“录制”呢!——孩子只要喜欢的就巴不得立刻去做。
我话锋一转。
“说实话,我不同意你现在背自己的作文。”
小家伙不言语了,眼睛看着我,似乎在问为什么。
我婉转地说:“背不下来,说明你思路不畅通,你可以用心修改得更好。好作文不是背出来的。”
“那考试时候怎么办?”她有点担心,我有些悲哀。
“平时多读书,勤练笔,开阔视野,打开思路,考试时就会发挥得更好,会写出比平时更好的作文来。”我鼓励她。
对我的话,小乔木似乎似懂非懂。
我没有再要求她背会那篇作文,我知道她会想办法完成这作业的,她是个听老师话的小姑娘。
对于老师让小学生背会自己的作文以应付考试的做法,我一直不大认同。
三年级就开始为应试而死记硬背自己的作文,不能不说是在传授一种最低级的应试技巧。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参加高考,近十年下来,孩子要怀揣着多少篇应考的各类题材的“作文”呢?这不就成了一件难以承受的“容器”了吗?再者,谁又有多大的能耐和把握,把作文考试范围或题目“押”得那么准确无误呢?一旦有个“闪失”,措手不及的难以随机应变的,无法灵活应对变化了的题目和要求的,还不是学生吗?文不对题的“跑题”现象,我们不是没见过吧?
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从小灌输这样的应试理念和“技巧”,他们的写作能力真的能提高吗?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怎么会发挥出来呢?我看,只能使孩子们走向思维的死胡同,最终变成“一年四季,死求一计”的不知变通的“呆子”。即使有的以死记硬背的手段得到一次或几次作文高分,进入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可对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潜能的发掘又会有多大的益处呢?难怪不少用人单位抱怨,当今不少大学生连一份像样的“个人简历”也写不好,还有些连普通的计划总结也无从下手,谈何创意创新呢?难怪我们的学生想象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呢!
你让孩子背过自己的作文吗?
这,只怪老师么?
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