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京工作坊阳光三月女性 |
分类: 成长路上 |
人生一知己,
足以慰风尘。
世界很小,世界也很大。
其实,我都不记得我是否刻意寻求过老代同学对我的理解,我的确没有清晰地为此痛苦过。就象我曾经在医院里因为失去孩子而痛不欲生时,他握着我的手对我说过许多许多。
有多打动我?也未必。我猜想,在那个当下,我只在我的痛苦里。
多多少少地,我一直都知道,我经历的,他不可能懂。
当我产后从床上坐起来,本能地象之前一样双手摸着肚子时,意识到肚子是空的,孩子没了。
那一瞬间我大哭。
我一直记得那痛苦地大哭。估计老代也只知道我哭了,为失去孩子而哭。
但那一瞬间地绝望,我觉得这世界都不可能懂。
近几年,我特别有意识地,把我内在的种种分成了几部分:
一部分永远地留给了自己,不与世界说;一部分留给了老代,这部分是更高精神世界的事——在这点上,我们有共同语言;还有一部分,我留给了其他敏感的了不起的我遇见的中年妇女。
她们有些是多年的老友,十几年几十年的。竟然还有些,只是在线上线下工作中偶遇的。
尤其是在线下的工作,我特别喜欢。
因为疫情,有些城市出机场安检口时要求填目的地具体地址。
但其实,我填不出来。
因为,我并不知道我去哪里,接我的人长什么样。
我特别相信缘份,请我的人我都凭感觉,出发点基本上是看对方的需求。
这张照片是我在
鄂尔多斯康十幼
的卫生间镜子前自拍的
但也有例外。
第一次去鄂尔多斯,小苗老师接到我时,她告诉我:“我来机场时,我感觉我是来接一个多年的老友。”
第二次,也就是最近,我离开鄂尔多斯后,小苗老师在与我微信互动中,她说她特别想做我的邻居,想来找我玩时就来找我。
当她这样对我说的时候,我想起小时候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
是的,我也想做她的邻居,想找她时或走路去或骑自行车去。最好是我做了什么好吃的,趁热送过去,还要看着她趁热吃。
离开鄂尔多斯的前一晚,我和小苗老师及另一个朋友,喝了一顿好酒。
酒后不开车,我说我们走路回去。她说3公里,我说完全可以。
于是我们吹着北方夜晚的风,慢慢地,边走边聊。
走到酒店门口,她说可不可以吃冰棍,我说当然可以。
于是我们买老冰棍,坐在小超市门口左边的台阶上吃。
她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女人,但我们曾经的小孩子一样,夏天的夜晚,坐在外面的台阶上,吃老冰棍。
其实,她当时就抱怨,不是她想要的味道。
我们想要的味道,是老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
在沙漠里,
我们永无止境的话题
就是“幼儿教育”
我在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偶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缘象我和小苗老师这样走得这么深,毕竟我们工作上交织多一些。但是,那些偶遇,仿佛相约千万年之后的偶遇,其实哪怕一句话都不说,我们都知道,我们认识,我们是老友。
昨天,我才从南京回来。
南京这次工作坊很特别:疫情原因,这是我今年第一场线下针对家长的工作坊;二是这是南京PET圈子里朋友组织的工作坊。
我从华德福圈子里走出,目前线上线下培训走进了私立园、公立园,还从未进入过其他培训机构。这对我而言是一种尝试。
这次的工作坊人数并不多,大概四五十人,但我与他们的交集却是特别多。
工作坊在彩虹桥进行,彩虹桥的创办人袁老师是我们家老代的同学,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个干大事的女人,她创办了彩虹桥这所特殊学校,位置就在中山陵。她每天上午在学校上班,下午回自己公司上班——如此地三心二意是因为,她的公司在养她的学校。
袁老师帮我带工作坊上的歌曲游戏等疗愈的部分,见她之前我是有担心的。我认为每天早晨家长朋友们是否唱好歌会直接关系到能否听好我的课。
与她一见面就聊上了,聊完才知道她将带领家长们做活动,我喜出望外。
结局如我所料,我非常满意。
此处工作坊组织的核心人物徐丹,我答应她是源自于她找我进行的一次电话咨询,我感觉她很响快很有行动力,也是感觉是一个干事儿的人。
她是小我十几岁的八零后,虽然年轻,却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非常谦卑与温暖。
徐丹还带我去了月亮院子,一个非常有文化的地方。
当时我就给她讲,那么多家长想送孩子上兴趣班,月亮院子就是适合孩子的地方。
一个孩子,如果能有几年在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去到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美的地方,我认为于孩子的人生而言,会有特别的意义。
一个孩子,在她年幼甚至年少的时光里,他看见了什么遇见了谁非常之重要。
孩子本身就是环境的结果。
我们初见面
在工作坊第一天课间茶歇时,一位优雅的女士手捧鲜花向我走来。
她还没靠近我,她的形象气质就打动了我,优雅、美丽,并且,似曾相识。
我们两个的年龄,原来只相差一个月。
都有两个女儿,爱好惊人地相同——当然,这部分都是她送我去机场的路上知道的。
原来,就是她介绍徐丹来听我的课程,有了更多的交集,并且间接促成南京之行。
昨天在机场,她给我认及同行的徐丹黄韵讲了她生老二的故事,仿佛在证明我常说的一句话:当你准备好了,世界就准备好了。
尤其是,她讲到自己请病假休息一段时间后,自己的身心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重返单位时,似乎一切未变,也没有人发现她变了。
经常听说“百姓如蝼蚁”,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广阔天地间,有时真就渺小得如蝼蚁,就是那沧海一粟。
但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能量体,我们稍微一动,我们就会改变自己改变身边人,甚至可以不无夸张地说,改变国家与世界。
人,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动物。
写此文是因为这位叫“心晴”的朋友,今天早晨与我在我新发文章评论区的互动,后来我们微信发图片发文字,晒来晒去的,两个人终究是兴趣爱好太相同太相同!
感恩这样穿越时空的曾经和未来的相遇。
很多的近在咫尺不如这样的远在天涯。
海上生明月,天涯仍可共此时。
感恩!
顺附心晴昨日的朋友圈及文字:
【生命故事】
去年秋天把三月老师的课推给当时育儿无方混乱抓狂的徐丹,大半年的功夫,徐丹说她换了个儿子,我看到徐丹自己像换了一个人。
两个月前徐丹说要请成都的三月老师来南京开关于界限的工作坊,我一方面感到吃惊,惊讶于徐丹的行动力和开拓进取乐于分享的那颗心;另一方面感到高兴,在三月老师的网络课程和公众号中了解这位果敢勤奋犀利透彻的同龄人、在线上也有不多的交流,预测是个可以深度沟通的好伙伴。
和三月老师见面,一见如故,听她说她的生命故事,华德福幼儿园办了三个,家里的房子卖掉两处,剩下最后一处房子她先生恳求她不可以再动自家房子的主意,要留一处房子让孩子们生活有着落……带着一家老小上山居住,开园招生落地生活,窘迫到出不起更高的房租被房东从租屋中赶出去……这个世上有傻子,傻到倾家荡产,傻到越战越勇傻到心花怒放的程度的,就是三月老师以及和三月老师一样的华德福教育创办者和践行者了。
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书写着自己的生命故事,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今天你会做些什么,经年累月,你就会成为什么。而一个人身上最动人的那一部分,一定是经历了最深的痛成长出来的。
工作坊那天又见到很多老朋友,看到你们都神采奕奕地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真好!
为每一个脚踏实地去经历自我的成长、承担生命的重负、绽放自我的光芒的你们点赞!
祝福有方父母工作室:育儿有方,传播有道!
彩虹桥的创办人袁老师
带领大家唱歌律动
其实,偌大的中国,东南西北中,我几乎走遍了全部的地方。
但我没去南京讲过课,这也是徐丹邀请我时我爽快答应的原因之一。
而我想去南京的原因,我反复揣摩过,很有意思,竟然很简单。
我想重遇一个人!
10年前,也就是2010年,我专门去南京见过一群网友,当时负责牵头的朋友让我事隔10年,一直怀念。
这次去南京前我们就提前联系了,无论如何,我都会安排一段时间去见她。
在见她之前,我回顾10年前的相遇。
忽然意识到,我成为我现在的样子,跟她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
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出现在我面前的美丽模样简直就是一道优美的风景,让我心中无比羡慕,一个女人,可以把自己倒饬得如此端庄大方优雅,连我都无限喜欢。
我当时就在想,我这辈子无法企及,但愿我能把女儿养得如此美丽。
我以前不敢关注外貌,因为自己不会打扮自己。如果我打扮自己,肯定会更不搭调,反倒透露出了自己的尴尬。索性就放任自己,最多落得个不爱打扮的名声而已。
我以前会同样的衣服买2件,同样的裤子买3条,因为穿着舒服,并且因为不用选择而省事儿。
在幼儿园里担心被误会常年不换衣服,还专门跟人解释过。
近几年下山后我变了一些——就这变化的部分,我回顾时忽然意识到,我理想中的女人的样子,就是这位朋友的样子。
当她前天下午来接我时,里面的朋友们看到后立刻说外面有位特别漂亮的女人。
是的,她就是我10年前在南京见面的朋友。
当天晚上我们坐在餐厅吃饭喝茶聊天时,我细细研究她,研究她10年前在我心中的印象以及此刻的她。
我并不认为她的美源自于她的五官身材,而是她自身对美的判断拿捏,是她自已对自己的爱。
她给我带了4本书,很吃惊这4本书。
一本是徐文兵的新书《知己》,徐文兵是我喜欢的,她猜对了,但我不知道有新书出版;2本是纪念版的汪国真的诗集,我最初喜欢诗就是因为年少时光偶遇汪国真的诗;还有一本我不熟,但她肯定适合我,是徐则臣的《北上》。
这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由她而来,这是触及我内心的礼物。
她的儿子比我大女儿小1岁,也在上华德福。我们聊了很多话题,非常美好的一个晚上。
当年,
我们在南京的相遇。
这些小伙伴们,
你们都在哪里呢?
【2010年9月关于南京的博文 见下链接】
我特意翻出当年的博客,并且复制了2010年9月21日的记录
(备注:原本我女儿的乳名叫“三月”,我的网名叫“阳光三月”):
2010年9月15夜01:01:53,当时是我到那南京的后夜,已关机。第二天早晨看到这条200多字的信息,真不知道她编了多久:
三月妈妈,一天的旅途劳顿后,不知道这会儿是不是已有累意,但愿在宁的夜晚你依然可以拥有甜甜的梦乡!怀念不如一见,虽然早已通过博客认识你,但今天的相见让我更真实的感受到了你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火车站出站口的那一眼确认后就感受到。我诧异,为什么娇小的你会拥有如此力量,我以为是孩子。而刚才驾车回途,车在高架急驰时,我顿悟,让你拥有这种力量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真诚!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但都市的烦杂生活会让我们迷失最原本的自己,感谢你的到来让我重拾最初的自己,充满激情与动力!
这么长的一串信息,竟然是一条,我印象中我从未收到过如此之长的信息,她的手机够神奇的了,要是放在我手机上,估计得发五条才能发出去。还神奇的是,我的手机虽然发不出但装得下。这条信息我在15日早晨起床时看到,当时非常庆幸的是,我非常喜欢的GZ妈见到我后竟然没失望——呵呵,GZ妈在我眼中太优秀能干了,她说我们是同行,因为我也曾经做管理工作,但是,我和她的状态可是天壤之别啊,我过去一直为我的工作感到痛苦,而她是那么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才是30岁女人最好的状态啊!GZ妈本来就是富有激情充满动力的,她不需要点燃,她本身就是一团火,一团可以燃烧的火。
2010年9月16日上午,我发信息对GZ妈表示感谢并且说出我的感受时,她又回信:其实你是我心中的力量,更多的时候我以你为目标,在带GZ的过程中不停地坚定自己的方式,遇到困惑时总能在你那儿得到解答。昨天你下车后,看你背着包牵着三月的背影,我突然感觉你象一布教的牧师,不辞辛劳,带着三月,用你的言行、用你的真诚给中国的年轻妈妈宣导育儿之道。那背影将永留心中!
10年的时光转眼流逝,当年用博客短信的我们,早已经使用了微信,我们的孩子都在中学上学,她还在原来的岗位上热爱着,我也还在做幼教。
我想,她是个预言家。10年前她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现在的我。
半月前去天津,
结识一新友。
她跟我发照片晒猫,
我说我看上到旁边那幅画。
她说是她的处女作,
布画。
我人未离天津,
画便已经快递发出。
回家后,
我收到了这一处女作,
摆在了我的书柜上。
之后微信上我们频繁互动,
隔千里万里,
把酒言欢。
这次在工作坊上,还有1位妈妈,也是当年在南京相见的妈妈。
很吃惊,当年她就是个小姑娘的样子,这次还是个小姑娘的样子。
可10年倏忽而过,她明明也生了老二呀。可在我心中,她就是一个很小的小妹妹的模样。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时代,如果你焦虑痛苦,你会比时光还老;但如果你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你可以逆时光而行。
我能数出我很多的朋友,走着走着,她们就变了,内在更深沉丰厚,但明显地,更幸福更快乐看上去也更年轻了。
有时感叹这个时代让女人解放后女人更累,但也很感恩生活在这样一个女人可以淋漓尽致地活出自己时代!
深爱我生命中所有的遇见!是你们,丰富了我,让我成为了这样的我!
相信会再重逢!
想重逢时,一定要起身,重逢!
阳光三月
我和有方工作室的朋友
不要走在我的后面,
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
不要走在我前面,
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
请走在我的身边,
做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