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因为善良吗?

(2016-04-01 20:50:02)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昨天,吃过晚饭后我一人去迪卡侬给大女儿买自行车。调试及付款后我在里面就打了滴滴,跟对方约好在车库出口的公路边等。

 

我直接骑到了公路边,一刹车就停在了卖水果的老大爷的车摊旁。当时我看时间,是803.

 

我看到车上有很多瓣菠萝,还有4个整菠萝及4瓶饮料。

 

我不假思索地决定买。

 

其实出门前我准备不背包的,只带手机和一张银行卡。后来想到习惯了背包,不背象缺个什么似的,所以又背走了。

 

事实上包里没什么东西,甚至没有零钱。

 

因为我生活在不需要用钱的地方,拿零钱也花不出。加上现在出门有手机有卡也几乎不需要带钱。

 

所以昨晚还是庆幸带了包,从里面摸出二十多元钱,算是最后的零钱了。买了一个菠萝一瓶水。

 

刚付完钱车子就到了。

 

上车后我的心里有一点点地变化。

 

我基本上是带着意识生活的,所以,我立刻观察我的心。

 

我有一点点难过。

 

我为什么难过?

 

下午才买过菠萝,我为什么还要买菠萝?甚至是此刻,写到这里,我才想起我包里的新鲜的菠萝,我竟然没有想到昨晚拿出来放在冰箱里!

 

我看到我的心里对这个陌生的老人有一点儿心疼。

 

我也想起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在青杠镇,看到夜里9点多,在万家团圆的时刻,我以为应该是万人空巷的场景,结果,街上,在那样寒冷的团圆的辞旧迎新的夜里,竟然也有很多这样的车,以及没有关的铺面的门。

 

那一刻,我也难过,心疼,甚至伤感。

 

虽然这样的情绪变化并不会太影响我整个的心情及生活,但我还是有些在意。

 

我又想起大概两三年前,我们一家人在这样鲜花绽放的春天里,到农村去踏青。

 

在路上,见路边有两个老人在卖枇杷,老代停下车,问价,还了价,对方给少了两三元。当他下车去买后,发现他又讲了价,对方又少了两三元。

 

他上车后我就把他批评了一番,他很委屈,他解释说下车后发现那枇杷不是新鲜的,一看就知道是一两天前的,对方也痛快地少了价,能少为什么不少呢?但我还是不依不饶。

 

同样童年生活贫穷的我们两个,老代特别会节流,过日子非常节约,不轻易买东西,买时会掂量会讲价,而我喜欢买东西,买时比较爽快,即便是买衣服,我都懒得试,我一般不讲价,除非是比较贵的知道能少得下来的,还一口价,随便对方少不少。

 

我和他,很不同。

 

想起当年他在农村上班时,我和他一起去菜市场,我一出现,一大排卖东西的人都招呼我,那场面,有爆棚的感觉。老代说,人家心里肯定想:“看,那个宝器又来了!”

 

原因是,那里卖菜的主要是当地农民,那菜不是一般的便宜,与我生活的城里相比。首先,我买菜不讲价,几角钱一斤的东西真的没什么好讲的;其次,有些老人在找零时翻着手帕找,一层一层地翻,只为几角或几分钱(那分分钱我拿到城里也很难保管和用掉的),我就说算了不用找了。我节约了时间人家也很高兴。因此,我在那群卖菜的农民那里,人缘好得不得了。

 

现在老代在买农民卖的菜和水果也基本上不讲价了,有一次他买时我问他为什么不讲价,他说:“你不让的嘛,我讲价你要吵的嘛!”他只是嘴巴这样说,我想。

 

我记得有一次我讲过,我相信那些很老的老年人,如果生活过得去,他们不会很辛苦地在寒冷的冬夜里或者在大年初一站在街边卖东西,大多也是生活所迫。老代也说过,也许他们经济上并不差,也许吧,但我仍愿尽我绵薄之力去支持他们,昨晚我分析我的心,我为什么愿意如此?

 

我想,是因为我希望他们早点回家,回到温暖的家里。

 

昨晚我认真地问我自己,为什么我对街边卖东西的人总是心怀异样的感觉?为什么我总是关注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

 

是因为我善良么?

 

后来我认为,不是!

 

主要是因为我的童年,是因为我的童年生活。

 

在我的童年生活,那个时代物质生活本来就不丰富,我们家也尤其不丰富。后来离开生产队后,我们家靠爸爸做泥瓦工以及卖日杂度日。

 

有很多年,我们家都在市场上摆摊,晚上用车把那些货品推回三四公里之外的家里,早晨又推出去。

 

很辛苦的生活。尽管那个时代的人经济上都差不太多,不象现在贫富如此悬殊,但在我记忆中,我还是觉得我的父亲很辛苦。其实我的妹妹初中毕业后就没上学,也早早地接手了这个摊位,直到我上大学,她都在看摊。

 

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巨大,我也一直深受我童年的影响,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

 

每次看到夜里摆摊的人,我也总是想起我在英国时,我住的酒店楼下的小商店,商店主在门上贴着近期工作的时间,尤其是在圣诞节期间,休息的时间比较多。他很重视生活的品质,而不仅仅是以时间来累积财富。而在我生活过的所有地方,还难得遇见如此潇洒的人。

 

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没达到那样的水准,我们的社会也没有给我们内心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也极少有人强大到可以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我想,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曾经多的是痛苦,而现在,看开了很多。所以,我之外的一切,很难影响到我。

 

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一个能在一个人人都感觉不安全时代和社会里,内心基本上安定地活着。无论世间如何地惊涛骇浪,我们同船的一家四口,大多可以幽默地在一起,真正地同舟共济。

 

尽管受限于童年,其实也受益于童年。仍记得上学放学时那条泥泞得推不动自行车的路,我越来越以为,此生因为走过那样一条路,而幸福着、坚强着。

 

我很希望我的孩子也可以生活在我曾经生活的那样农村里,也可以走那样泥泞的路。

 

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很难。

 

车轮代替了双脚。

 

我这几年一直努力着,重新回到我那艰辛但也充实有意义的童年里。

 

 

童年即一生,路边的老人,又一次把我拉回童年。

 

在春日的清晨里,微冷,听着窗外的鸟叫,我回到了我的童年。

 

我想,我没有太辜负曾经在童年里挣扎的年幼的我,我也越来越感恩,我曾经拥有那样的童年。

 

陪伴孩子的旅程,我不断地重回自己。

 

爱孩子,也爱自己,爱我经历过的经历着的所有的生活。

 

阳光三月 2016327日晨于成都三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