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穿合适的衣服。。。

(2015-10-23 06:38:52)
标签:

育儿

十二感官

生命觉

分类: 华德福之路

给孩子穿合适的衣服。。。

今年入秋已很久,甚至寒露已过,无论在成都还是在重庆,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都看到很多成人和孩子在阴雨的天气里光脚穿着凉鞋或者皮鞋,每每看到,我的心便感到从内到外的冷。尤其是有几次,看到的成人和孩子在秋风秋雨里光着脚且穿着单薄的衣物,同时还在感冒着,我很心疼。成人为什么不好好照顾自己?父母为什么不给孩子穿当季的衣物?

 

在寒露那一天,看到微信朋友圈的朋友们在转发一条非常温暖的微信:

 

【今日寒露,脚别再露了】今日2243分,寒露,天气渐寒,万物衰退。寒露后,别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提醒大家:寒露节气一过,更应注重足部保暖,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还在穿凉鞋的亲们,要注意保暖~

 

相信我的朋友圈的朋友们大多看过这条信息,这样的提醒真是温暖。但为什么有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是即便感觉到了并没有那么做?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见过一些孩子大小便后,内裤没有提起来就提了裤子,一看就能看出来的问题,而孩子对此却没有感觉;有的孩子衣服裤子湿了很大一截却丝毫不在乎;有的孩子热得后背衣服都湿透了也感觉不到热;有些孩子长期穿着合身的衣服,可能大了不止一个号,甚至有的孩子衣服都穿坏了还没有穿到合身;还有的孩子穿别人送的衣服,有明显性别区分的衣服妈妈也照常给孩子穿;有些孩子穿着漂亮的低腰的硬面料的牛仔裤,肚子都没办法遮住;有些家长给孩子穿化纤面料的衣物。。。。。。

 

我观察到但凡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大多如此,因为他们的“不在乎”而养育了也“不在乎”的孩子。

 

我也看到一些非常细心的母亲,他们给孩子穿着大都是面料天然柔软、颜色温暖、花色简单的衣物,尤其是一些孩子的被子,粉粉的、软软的,温暖而舒适。这样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也基本上和我上述提到的很不一样。

 

以前我关注这些,甚至将其写进入园须知里,主要是从舒适感和方便孩子玩耍的角度出发。但最近关于十二感官的学习之中,将其上升到了更深的一个层面。

 

在幼儿园里总是会遇到做晨圈困难的孩子,想象中站立是多么容易的事儿,而事实上,在晨圈里,不能稳稳地站立在大地之上的孩子数量相对并不少——这正如在小学段,估计哪个班都会有静不下来的孩子。在不理解的时候,会觉得那是多么容易的事儿,为什么孩子们就做不到呢?现在我明白,不是不做,而是不能。

 

一个生命觉发展不好的孩子,他的内在是不和谐的,因此导致他无法安静下来面对自己。

 

我刻意观察一些7岁以上的孩子已很久,发现那些学习能力不强、专注力不够、书写及绘画困难或者不够美的孩子,也观察那些学习能力强社交生活也比较健康的孩子,我原来更多的以为是平衡觉和运动觉发展不良的原因——这是相对容易疗愈的两个感官。但随着学习和了解的深入,我意识到那些学习和社交相对困难的孩子在生命觉和触觉的发展上受到的阻碍更多,而且,这两个感官的发展尤其是生命觉的发展很容易被忽略且难以疗愈。

 

生命觉的发展始于出生之后,其发展基础在于身体,因为身体感受到大人的温暖照护和温柔对待,生命觉发开始萌芽。斯坦纳先生说:“孩子对美德的模仿是他出生后的第一个能力。”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想要模仿的能力,就是人类的美德;而他的学习,是从大人温柔对待自己的态度开始。

 

孩子是否能被良好地照顾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生命觉的发展,因此这个时代会有很多安静不下来的多动的孩子。一个孩子从出生起的年幼时光里,是否被良好照顾因此非常重要,这良好对待的关系既包括喂养适当的食物,也包括穿着温暖舒适的衣物、温暖的照护。

 

在《病是教养出来的》(第三集)这本书中,作者特别提到了穿着的舒适性——这是因为衣物几乎24小时接触孩子的皮肤 。因此衣服是否温暖舒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生命觉和触觉的发展,越小的孩子影响越大,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

 

我在最近的学习和工作中还意识到一点,生命觉和触觉这两个感官发展不好的母亲,也很难照顾到孩子的这两个感官。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远远高于学校教育的,所以疗愈成人的低级感官尤其是生命觉和触觉其实尤其重要。

 

我三年制幼教培训毕业后回顾那几年都学了些什么?发现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做唱歌、律动、游戏、手工等艺术活动和动手的活动。其实,我们唱的那些歌做的那些晨圈律动并不适合孩子,并不是老师教给我们让我们再去教孩子,而是纯粹的成人活动。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课程?

 

我感受我自己,实践华德福教育后一路走来,五音不全的我爱唱歌了(甚至我还可以创作歌曲),不会做手工的我爱上了手工,在律动晨圈或游戏中敢于释放自己尽情地运动了。。。。。。所以,我发现这几年的培训本身就是一个被疗愈的过程,是一个疗愈我们各种感官尤其是生命觉的过程。

 

陪伴孩子的成人,对于孩子而言,才是最深具意义的。老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在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成人,以让我们成为值得孩子模仿的榜样。

 

是的,成人才是最深具意义的!对于7岁前的孩子,父母的影响无法替代!

 

注:本文红色字均引用于《病是教养出来的》(第三集)

 

阳光三月 20151023日于重庆南山

 

今年底明年初,本人会在成渝两地做低级感官疗愈方面的工作坊,关注请打开下面的”相关链接。同时本在带文中提到的《病三》的读书会,欢迎大家加入,共同探讨学习。可通过关注“haihaitaotianshi001"加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