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这个社会忙碌的不止成人,还有孩子!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是在自己家里长大的,虽然父母也有少量的关系(亲戚朋友),但更多的是成人间的相互走动,而且极少,基本上就过年过节串一下门。那时候孩子一般也都是在父母家里长大的,很少会有孩子被送到奶奶家或姥姥家甚至阿姨家的现象发生(可能会在寒暑假去玩一段时间,但不是纯粹的寄养)。那时候天亮就起床天黑就睡觉,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
当然,那时的自然环境比现在好得多。
家是一个人永远的故乡。我有时在想,现在的孩子长大后是否还有家的概念啊?
现在城市的孩子很少在家,有很多的家庭孩子周一至周五白天上学,晚上在小区玩,就吃饭睡觉在家,其他时间跟家没什么联接。能在家吃饭也还好,更严重的是,还有很多家庭根本不在家吃饭,在老人家里吃(如果固定在老人家里吃也还好,但妈妈最好参与做饭)或者在外面吃。
上面说的是工作日,那么周末呢?
周末可是一家人最忙碌的时光。平时的五天家长们被关在办公室上班,周末想放松一下,我也理解。但是,我做教育这么多年,发现周一请假的孩子最多,而且周一的孩子最燥——其原因是周末两天生活没有节奏容易致病,周末活动太多导致孩子吸入太多,所以周一孩子特别燥。
很多家长朋友周末都马不停蹄地参加婚礼、生日宴、踏青、看展览、爬山……稍大的孩子参加各种特长学习。
现在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机构火爆得很,反而家长学习活动很多成人觉得可参加可不参加,但热衷于亲子活动,甚至几个月的孩子都会去参加爬行比赛。
这些活动家长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可能更是为了孩子。
但是,这是孩子需要的么?
有朋友问,如果孩子总是呆在家里将来有社交障碍怎么办?
以我的理解,社交能力不是靠从小就出门见很多人和事锻炼出来的,至少不完全是。
越小的孩子越应该呆在家里,家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很多人把家叫成“爱巢”,难道不是么?对于相爱的男女是,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更重大!
现在的孩子太向外了,日程总是被安排得满满的,却极少有时间被安排只和自己在一起。所以孩子没有办法跟自己在一起。当孩子渐渐长大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在带孩子上遇见的困难就与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补救终归是补救,又如何能补救得了呢?
《天使在我家》一书中提到:时间,在今日,对成人和孩子而言都太有限了,不论是无事可做的时间,还是用来对感受和经历到的消化和学习的时间。在入园前和离园后,我们被各种各样我们可以开展的活动充斥着。不论孩子是否愿意,他们已经被影响了。我真不认为我们的孩子需要这个。对于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可以呆在平静之中,能够有时间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及其各种可能性。
是的,我个人也认为对于越小的孩子来说,和家人一起呆在家里就越重要。孩子需要生活在平静之中,而不是整天被各种噪声和强烈色彩的图像充斥着。
如果我们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可能在孩子稍大后我们会发现孩子比较多动,听不见话,话可能也比较多,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环境的结果,我们成人应该好好审视一下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自己的家庭环境,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然后,带着意识去准备(协调)孩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