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第二周

标签:
育儿 |
分类: 成长路上 |
我的两个女儿都是上周三开始正式上学的。老大上小学三年级,老二上幼儿园混龄班。
过去的一周,两个孩子给到我的信息很有意思。
姐姐在成都和爸爸在一起,妹妹在重庆和我在一起。姐姐基本上不想我也不想妹妹,她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新的学习生活中。她每天都非常非常开心,尽管由于曾经没有多少就学经历而在几门课上都跟不上,但她欣喜于每天遇见的所有课程,那些课程真是既丰富又艺术。她更欣喜于每天与其相处的同学,因为从小,她的社交需求就没太被满足过:在幼儿园,孩子数量倒是足够,但几年的幼儿园生活,她一直是班上最大的那一个,而且年龄遥遥领先于别的小朋友1岁多;在过去的读小学的一年里,班上最多有6个同学。所以,在社交上,她一直没有如此尽情地选择过交往过。她爸爸说,一个班上二十几个孩子,总有适合她的几个。所以,我的大女儿,象是鱼儿到了大海里一样,正在自由自在地游泳着。
但是,我的小女儿可与近9岁的姐姐完全不同,她所有的表现非常符合她这个年龄孩子的发展的特点。要知道,她可是在幼儿园出生和长大的孩子,还有她开放的性格,大家都料得到她一定要很快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在第一天,与生病也会有关系,她哭得非常厉害,甚至午饭都没有吃。第二天早晨她说她不上学,我坚持送她去,她狠狠地对我说:“我今天不吃东西,我就让自己饿着。”一个还差一个月才到3岁的孩子,这样地跟我表达不上幼儿园我还是挺吃惊的。但是,那一天,她虽然不愿意但也顺利地进了教室,也是从这第二天开始,她上学没有再哭过。昨天我了解到,她在教室并没有完全融入地玩,而是观察,一直看其他孩子的玩耍,尽管她很熟悉这些孩子。
我心想,在之前,我和一些同事的猜想之中,也许她会非常容易地进入到集体生活中,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玩在一起。是的,之前没上学时她是这样的,但那是在户外。她所有的表现太符合一个新入园的孩子的特点了。是的,孩子就是孩子,我们应该多提醒自己,时刻不要忘了孩子就是孩子,再“能干”的孩子也是孩子。我们更要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这样会更加帮助我们理解到孩子的需求。
昨天是周一,妹妹醒来后和进教室前都告诉我,她不想上学了,因为老师天天打她。呵呵,多么可爱的孩子,能找到这样的理由来试图说服妈妈。
妹妹想姐姐。在我们这一异地上学的选择中,最受伤的莫过于妹妹,她想爸爸和姐姐,尤其想姐姐。她每天在早中晚这三个时间段,一定会表达她的想念。
每个孩子和成人以及家庭,都正在经历着自己该经历的。。。
所有的选择都是有得有失的,所以,我们当初不犹豫现在不后悔,姐姐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答案。我们相信不同的教育带给孩子不同的人生,我们为自己能够有所选择而深感幸运。
而困难,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我们相信,一切的一切,上苍会做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