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状态为人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过了中秋节,老代就离家了。我妈妈天使般地来到了我的家,我本来请家长帮忙带小女儿,结果人家很难接得走她,我的大女儿上过几天学也没上了,两个孩子就一直呆在家里。
没几天的时光,我就生病了。生病之后整整一周的时光,我的眼睛里脑海里都是两个孩子打架的场景,我的耳朵里不是老二的哭声就是两个孩子互相放给对方的狠话。
她们就象仇人一样!
上周五傍晚,老代回家。一周的时光,破天荒地,两个孩子一晚上都玩得特别好。尤其是吃过晚餐后不多久,两个孩子开始玩骑车的游戏,满院子都是她们两个骑车子的身影、笑声、闹声。竟然,一整个晚上两个孩子都没闹别扭。
接下来的两天,两个孩子依旧和谐相处。
我想起之前连续加班时也是这样,本来加了一天又一天的班,回家已经相当疲倦,还必须忍受两个孩子打闹,尤其是老二在打闹后会大哭,哭得昏天黑地的。但有一天,我休息在家,我忙于家务,她们两个一整天都玩得很好。
老代回来的那天晚上,我意识到,那个晚上的家庭氛围跟之前是不一样的,之前的五天,我每天晚上都是以点以后回家的,但那个晚上,圆满而和谐。
孩子安定的心来自于父母全身心的陪伴!
斯坦纳强调:“你告诉孩子、教导孩子的语言都不会留下印象。但是,你这个人本身如何,温柔或凶恶,你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的仁慈善良,或易怒易燥等,总之,你的行为举止才会深深进入孩子的内心,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儿童是一个完全的感官体,对于人们留在他内心的任何印象他都会有所反应。因此,最基本的教育原则是:不要认为孩子可能通过理性来学习事物的是非与好坏,而要深知,我们在孩子四周的所作所为,都会深入他的身体、心灵,与精神,从而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一个小生命健康与否,正与我们成人的思想和行为息息相关。”
我想起一件非常神奇的事:今年清明期间,Ben爷爷工作坊筹备工作组七八个人,除了一家长(他孩子8岁多)外,其他所有老师和家长的孩子都生病了。我的两个孩子全病了。
我一直坚持做家长学习活动,已经有两三年的时光,坚持做工作坊或者半天一天的分享。一般短时间分享没有问题,但凡请人来做2天以上的工作坊,我的孩子无一例外地会生病,而且是两个孩子同时感冒发烧——每一次都如此。
其实我一直都忙,我一直在忙碌中尽可能地自己带着两个孩子。有外请老师来做工作坊时,我和老代一般全程陪伴——从接来到送走,除去老师睡觉的时光,我基本上是全程陪同。因此,这期间,我只是晚上回家睡觉几个小时。
一般老师到来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老二就会开始感冒发烧了,接下来老大就会咳嗽。
我在这类情况持续大概两年左右后才意识到这种“巧合”。我仔细分析过,其实,在物质身体的照顾上,两个孩子是没有被忽略的,吃喝睡全都有保证。不同于平时的是,我的整个心思一般在工作坊期间都会在老师身上,而且,每一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时我都会全身心地跟着老师学习,即便人回家了心也在学习的场里——我清楚即使在家里,我也是没有真正跟孩子在一起的。
孩子被忽略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
有了这样的意识后,我在今年5月的工作坊期间做了调整——是意识层面的调整。那一次活动期间,孩子果然没有生病。
我总是觉得孩子很神奇,你内在的一切,他都能感觉得到,并且,通过用他的方式来提醒我们。
一路走来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无论是做为母亲还是做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全然专注地观察人类及人类生命的本质,外在的一切都没那么重要,比如你带给孩子哪一个晨圈哪一个手指谣,重要的是,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阳光三月 2014年9月23日晨于重庆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