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德福教育不倡导带孩子去旅行?

标签:
旅行孩子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为什么华德福教育不倡导带孩子去旅行?
我人生最大的爱好之一是旅行。
我是一个多么有心的母亲,我曾经是多么期待有一个孩子。在我34岁半生老大之前,我一直不旅行,我忍着。因为,我在等,我等我有一个小孩,等那个小孩长大之后,我和她(她)一起去旅行,先走遍中国,再争取走遍世界。
三十几年的时光,我一直等我有一个孩子,然后,我把世间最好的东西全给她(她)。
所以,当我的大女儿1岁5个月时,就从她满1岁5个月那天起,我们开始了行走。最初在重庆周边,后来全国各地。
到我怀老二之前,我们走遍了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地方。最过瘾的一次是在女儿3岁4个多月那一年,我们两个拉着两个箱子,带了2万元,历时51天,走遍全东北,阅尽江河湖海火山草原湿地,遥望了俄罗斯,住到了我家乡邻居家的火炕。
那51天里,就我们两个,四处流浪。
我的心很容易安定,我和我当年小小的女儿,在那51天的流浪生活里,经历了很多很多,有些事情,我至今回忆不起是真实的还是在梦中。
我从不做任何旅游攻略,哪里黑哪里歇,哪里好玩哪里呆上几天,几十元的旅馆也住,几百元的酒店也住。
在那当时,以我对儿童的理解,没有觉得孩子和我有丝毫的不适。
最后一次旅行去是广东省,那年回来后不久我怀了老二,老公后来也辞职回家,接下来的日子就一直很艰难了:孩子小、工作忙、经济困难也一直困扰着我。
旅行就是遥远的梦想了。
但是几年来,我一直潜心在幼教工作里。一直喜欢做观察研究孩子的工作,我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孩子需要过有规律的简单的生活。
我确实发现,那些几年如一日坚持上学的孩子整体状态要好得多,安全感要坚实得多,经常去旅行(经常请假)的孩子不能完整地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有的孩子旅行回来后坚持不肯再回来上学。由于旅行过程中孩子吸入过多(包括太多在车上无聊时光里,有些父母会给孩子玩手机看一些偶然遇见的不适合的书等),孩子回来后燥动等。
我是一个非常追求自由的人,尽管经济状况不至于象过去那样可以支持一年用几万元旅行,但我坚持在老二满2岁这一年出去旅行。再不出去,我觉得我要疯了。当然,得感谢大自然,如果不是在山上生活,我可能早就崩溃了。我是没有办法天天生活在城市里的,最起码的,我的神经衰弱旧患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今年暑假,本来计划带孩子们到海边的小渔村生活一段时间。结果,因为我和孩子们的爸爸要到大理分别开会,后来就决定一家人去大理。
我和孩子以及我妈妈在大理呆了20天。
珠海,情侣大道
要说风景,大理绝对是相当吸引我的,蓝天白云,山山水水,触目极是。要知道在重庆我们住在山上,是一个有钱都花不出的地方。但在云南,我们住在古城的人民路,感觉真的没有比那里花钱更方便的地方了。各种小吃,各种玩具饰品,实在是让人目不暇接。白天有白天的风景,晚上有晚上的风景。
因此,每天逛街买点小东西果汁香肠等成了我的两个孩子的必修课。
我的大女儿从小不喜欢买东西,她的东西一般都是我买来给她的,如果带她买东西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事儿,她一般东西都不喜欢,特别挑。但是,在那段生活在古城的日子里,那条街上,小玩艺儿实在太多了,很对大女儿的心思。所以,她看上了一些东西,然后粘着我们去买。看上的东西倒也不多,不过两三样儿而已,但如果不买那事情可就多了,她整天念叨,想尽办法(把心思尽用在琢磨这事儿上),如果我不给买我妈妈就想办法给买。
我的二姑娘,绝对的吃货。在我开会的那一周,姥姥为了能带下两个孩子,每天必带两个孩子买零食吃,以至于后来老二根本不吃饭。
除此之外,两个孩子在那里虽然总玩开商店的游戏,貌似也过得可以,但真的不能跟在家的玩法相比。
深圳 海边
我感受最深的是回到家以后,两个孩子根本不用我操心了,除了吃饭睡觉,两个孩子变着花样玩游戏,家里真没什么玩具,但家里的一切又都是孩子的玩具。孩子再不闹着去逛街再不闹着买小工艺品老二也不再闹着买好吃的。
两个孩子都不愿意下山,每天就在家里玩,内容很丰富,心情很愉快和安定。
也就是这样的一段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为什么华德福老师们建议孩子不旅行,就在家里过简单的有节奏的生活。
呼伦贝尔草原 那达慕大会会场上
要说我带孩子出门在时间上都不辛苦的,我一般都不赶时间,但是,在路上,孩子的无聊哭闹仍在所难免。
我们是自己开车去的,在漫长的坐车时间里,2岁多的二姑娘总提出的要求是:停车,让我下去跑一跑吧!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可以动可以玩耍的自由的环境,但是在旅行过程中,绝对难免的是会有很多时间在路上,甚至赶路——这时,吃饭睡觉也不能保证按时,孩子的种种需求就会放在其次,孩子必会难受和哭闹。所有的父母都本能地喜欢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当孩子哭闹久了,父母也会招架不住,甚至跟孩子“对着干”。
旅行的途中和在目的地的生活,都是远远不同于在家的日子的,这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父母的考验。
今年中秋节前,由于老二一直想坐轻轨(因为她跟我在山下加班时会在路上看到轻轨),加上她跟姐姐玩的游戏里总涉及到大象啊小袋鼠啊之类的动物,因此,决定带她去一次公园。要知道这个孩子快三岁了还没去过公园(除了家附近的植物园外)。
乌镇
计划很久决心很大,我知道老二看见熊猫大象会尖叫的,她可是只听说过没看过的呀,第一次相见,激情的老二真的难以压抑自己激动的心情。
我以为全程都是愉快无比的,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那天天气闷热,动物园人多。老二虽然成天念着那些动物,但当真见到一些庞然大物后,她害怕,她需要一直被抱着看。但我们前一天晚上都没休息好,抱不动。她爸爸反复哄她下来自己走,用尽办法,甚至都开始有些威胁孩子了,因为大热天的我们实在是抱不动啊。看到很多人在挂着“禁止喂食动物”的牌子边去喂动物,我心中不太舒服,我的大女儿是认识字的。我在大女儿小时候带她去过几次动物园,那时各种动物的围墙或栅栏也挂着这样的牌子,但是园里园外也是很多人在卖喂食动物的爆米花,也有更多的人在买在喂,尤其是带着孩子喂。我四五年没去,一切未变。为什么动物园不真的禁止成人喂食动物呢,为什么不禁止卖爆米花呢?
哈尔滨 冰雪大世界
除此之外,在动物园门口和里面,很多地摊,卖的是最劣质的儿童玩具。
在门口我就见识了,一个妇女,把她卖的玩具塞到我小女儿的两只手上,同时告诉我,是女儿要的。我的小女儿没见过这场面,有点蒙。我没准备买,象没看见样带孩子继续走,后来那女人把玩具又从女儿手上拿走。我的女儿没任何反应,不是她不想要,是她不明白在发生什么——在重庆有几个地方会有这样卖东西的做法,大女儿小时候我没少带她四处走,因此知道。转眼间我的小女儿都快三岁了,这些都不曾变过。
两个孩子接下来不止看动物了,开始要东西。老大并不贪心,她只是想买那种胶做的假蛇。我没考虑买,那玩具于孩子而言没什么意义,我家看似一幢租来的房子,实则很小,没地方放。小女儿是吃货,时时处处尽显吃货本色,她看见很多孩子在吃冰激凌等零食,她会指着要,甚至自己走路时会凑过去仔细看,然后告诉我她就要那个吃。她是个见谁吃什么都想搞来自己也吃几口的孩子,甚至别人不吃完把剩下的给她再好不过。平时她连别人的嘴动一下都要问别人吃什么的,在动物园零食泛滥的地方她更是闲不下来地要了。
常州 恐龙园
结果,逛到后面,两个孩子都要东西。我们不给买,随身带了健康的零食和稀饭的,所以什么都不买。
那结果是,两个孩子虽然没有很闹,但是不太高兴。我们大人逛得累,孩子也逛得不高兴。那当下我更加明白,这日子啊,就得每天在家里过,孩子啥事儿都没有,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没谁闹情绪,也从不向外,主要是专注于自己要玩的东西或者是游戏。
带孩子的生活,越简单越有规律越好!
北京 雪
但现在的父母,大多是职场父母,平时没时间带孩子,总想着周末带孩子享受一下大自然出去好好玩玩,年假节庆的带孩子出去旅行,一般还会约上三月四友。
而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越是这样的父母,其实在周末和节日的时光里,越是应该在家里跟孩子在一起,过最简单的最真实的生活:做饭洗衣做清洁。
想想在外面玩耍的时光,尤其是跟着一群朋友在一起时,想想,我们的心到底是跟谁在一起?孩子是和父母在一起享受三口之家的甜蜜生活吗?不是!父母是和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吗?不是!大家都在和别人在一起,和眼前不断变化的场景在一起,一家人没有被家包裹着的过温暖小日子的感觉,没有和彼此在一起的感觉!
上海 世博园
在外面,我们必然会被外面的一切吸引,因此,我们是和外面的一切在一起!
在纳溪园里,我一直建议家长,在工作日的晚上,不需要带孩子散步,孩子在幼儿园社交生活身体锻炼的需求都被满足到了;在周末,我也不建议家长带孩子出去享受大自然,尤其是山上的孩子,每天都在大自然里了,华福园的孩子,虽然没有生活在森林之中,但我们也尽可能地把这些元素带给了孩子。孩子需要和父母在一起,甚至还有长辈,过真实的一家人的生活,做真实的过日子需要做的事。
回忆我的童年时,我脑海里一定会浮现的场景主要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全家人晚饭后围在一起边聊天边磕瓜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这就是真实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活!想想当代的儿童,当他们象我这把年纪时,他们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场景?
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好象就叫“爱一个人,就是和他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的饭”——多么朴素的真实的号召。在这个时代,孩子能和父亲(甚至母亲)坐在一起吃一顿晚餐都成了奢侈,我们很容易离真实的生活离我们的初心越来越远。。。。。。
大连 星海广场
陈道明说,对于男人来说,回家是一种时尚——我深以为然。
我的二姑娘,爸爸离家不到两周,哭着想爸爸。而在这个时代,有多少的孩子,对他而言,“爸爸”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无论对于父亲母亲来说,如果你的孩子不想你不念你,你回不回家都无所谓的话,那么我认为,你今生挣再多的钱事业上所谓的无论有多成功,我觉得整个人生都是不太幸福的。
想想当我们年老时,最能让我们欣慰的是什么?我们中国人最在乎的是什么?
本文开头是想写旅行,写着写着思绪乱飞,跑题了。
但我尊重我内在的自由,这就是我这个早晨想到的一切,仍原封不动地,分享给有缘见到的朋友。
青岛 海边
好好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家里吧,用心陪伴年幼的孩子长大吧,须知,他们只年幼三五年啊!如果要去旅行,在理解这些的基础上,我觉得不是不可以的,但一定要放慢节奏,多多体谅年幼孩子的需求。
华德福教育是基于对人的本质了解的基础上的教育,7岁前的孩子不建议旅行,但孩子上小学后,从最初到农村住三天,到后来带孩子们走丝绸之路、环流海南。。。以至于到了8年级,孩子们会到国外去游学——在适合的年龄,让孩子做适合的事儿——真正的了解孩子发展的老师能体会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给他们适合他们的。
做为父母,如果能够先于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发展和需求,那么,对孩子和孩子的父母而言,这无疑是一件至幸的事。
五大连池 火山
沈阳 雪中
三月妈于2014年9月19日晨写于重庆南山
本文内容呼应“在家如何华德福”系列活动启动(点击可打开)第一期活动。欢迎大家关注此活动!亲爱的Thanh奶奶以及很多朋友期待的徐老师即将来到纳溪园,欢迎大家关注纳溪园的动态。可关注微信平台“阳光三月”,ID:march060311.二维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