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玩耍时。。。。。。

标签:
孩子玩耍模仿父母榜样 |
分类: 发现孩子 |
大女儿小时候,我最享受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她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有一次在农村,就利用在地上拣来采来的东西,她和另外三个小朋友玩了两三个小时,游戏一直进行,但花样不断。。。。。。从那时起,我迷上了看孩子玩耍这件事。
直到现在,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四年半了,其中最享受的事情一直都是带孩子看孩子玩耍。我们每天早晨第一段的时间就是孩子们的自主游戏,那是我一天中最被滋养的时段。就教室里那些简单的玩具,常年累月地玩,每天都有新花样。尤其是,一个游戏可能被连续玩上很多天,每一天都在升级,而玩具仍旧是那些。
在孩子们专注的玩耍当中,我看到了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当然,也会看到他们的过去,比如,最近孩子看了什么电视和电影,比如最近孩子的爸爸可能打了孩子。。。。。。这些我们也会在游戏中看到。
当然,我也遇到过一些孩子(不止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在生活中),他们不会玩耍,他们只会看着别的孩子玩。不会玩耍的孩子会很无聊,因此会缠着成人不放。如果是在幼儿园里,最困难的孩子其实就是不会玩耍的孩子,老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样的孩子身上。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会玩耍?
有很多原因,比如孩子从小被灌输的智性知识太多,对玩耍不感兴趣了;家里的玩具太俱象,或者曾经看过大量电视玩过电子游戏,孩子的想象力被掠夺了;孩子玩耍时经常被家长(尤其是老人)评价,比如说孩子瞎玩等,孩子玩耍的兴趣因此被破坏。。。。。。
上面是我此刻(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想到的原因,那些都不是我今天早晨要谈到的原因。今天早晨之所以写此文,是因为看到下面这段话:
The child is thinking, and receiving vibrational thought from you on the day that he enters your environment. That is the reason that beliefs are transmitted so easily from parent to child, from parent to child, from parent to child. The child is vibrationally receiving your fears, your beliefs, even without your spoken word... If you want to do that which is of greatest value for your child, give thought only to that which you want, and your child will receive only those wanted thoughts.
--- Abraham
当孩子进入你所在的环境,他就会思考并接受你所发出的思想振频。这就是为什么信念源源不断从家长传递给孩子是如此容易。孩子透过振频接收到你的恐惧,你的信念,甚至于你不需要说一个字.....如果你想做一件对孩子最有价值的事情,就只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事情上,这样你的孩子就只会接收到这些想要的思想。---亚伯拉罕
这段话不是华德福老师们的话,因此,这让我有一点小小的激动。
我越学习越实践华德福教育,越发现,其实,当我再传递什么时,我不需要说“华德福教育如此认为”,除非一些只专属华德福教育领域内的东西。
因为,我们知道,这种观点来自于哪里并不重要,而是它适用于我们的孩子,所有的孩子。
回到正题。我们发现,有一些孩子不会玩耍,与孩子模仿的能力丧失有关。
我们知道,7岁前的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他遇见的一切都会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也会把他遇见的一切通过游戏的方式以及在未来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呼出来,当然,也包括孩子的状态,对万事万物的状态。
孩子模仿的不止是形,还有神,也就是内在的状态!
但下面,我主要谈的是形(关于神,大家可以去想象)。
试想,如果这个孩子遇见的是从不做家务不干农活而只是会打电脑用手机的父母,那么,这个孩子模仿到了吸收到了什么?我们可以想象。
比如象住在纳溪园附近山上的朋友,家里没有电视,尤其是,家里没有老人和阿姨,所有的家务都要自己亲手做,要做饭才有饭吃,还要亲自洗衣服打扫卫生,也必须种菜。
有很多家里请了阿姨和有老人的父母,他们会觉得这样的父母很可怜,因为,不得不做家务。我甚至遇见过不止一个母亲,她们骄傲地说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一切都有人帮忙。
孩子会长大。
慢慢地,我们会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
做家务的母亲不知不觉地带出来一个会游戏会生活的孩子;无所事事的母亲当然也会带出来一个无所事事的孩子。
这个“无所事事”,包括童年时不会游戏,长大后不会生活(做家务)。
遇见过一些三五岁不会自己穿鞋穿衣服的孩子,其实他们是很痛苦的。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集体中,他们是不自信的。
所谓的“会生活”,放在将来,更多的是指能照顾自己——这是做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能力。
种地、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孩子游戏中永远的主题。
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父亲),我们就正在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在多赢俱乐部的分享中,又有父母问到陪孩子玩的问题。
是的,现在的孩子太金贵了,这个时代也太科技了,以至于父母亲需要给孩子喂奶陪伴孩子睡觉都需要教她们才可能知道。
本能的东西似乎不再!
同时,连父母在孩子象一个孩子一样玩耍时父母需要做什么也需要教了——所以说,父母需要先学习再要孩子,至少,边带孩子边学习吧。
想想我们的童年,在我们玩耍时,父母在干什么?
他们只是象一个真正的成人一样做与生活有关的事,比如上班,比如种菜园子,比如做饭做衣服。。。。。。
那时的孩子总是和一群孩子一起玩耍,那时的父母总是在做成人该做的事情。
孩子可以和父母做一些亲子游戏,但父母绝不需要陪孩子玩只该孩子自己玩的游戏,比如搭积木。
为什么?
处于模仿阶段的孩子,如果成人象孩子一样玩耍,那他们还模仿谁还模仿什么?成人的榜样的力量在哪里?
只有成人象真正的成人,孩子才象真正的孩子。
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些所谓的“问题”时,我们反观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有问题的成人?
最后,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下的是,我提到的孩子,是指大多数的孩子,我提到的父母,是指一般的父母,不具体到某一个孩子或某一个母亲(父亲)。同时,要说明的是,后半段的语气有些尖锐,这是我一贯的风格,无意伤害谁,但希望能引发思考:到底我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到底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母亲)?
因为希望能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所以,愿意用自己的心力来分享。永远、无意伤害谁。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始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可双击打开),这是以我做幼儿教育四年来的理解,在这一年前后,最希望能够真正传递给家长朋友们的一个观点,这也是纳溪园主办的唯一一次不直接谈华德福谈教育的工作坊。从去年底我在演讲中讲“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开始,这是我几年来继关注电视对儿童的伤害、节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之后,关注的第三个主题,那就是,和谐的夫妻关系是我们能带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非常难以遇见的一位导师,也是成都华德福学校的很有力的家长、早期的重要支持者,经由他,一个男人,一个父亲,来告诉我们,重要在哪里,我们如何做!
今天是报名最后一天,因为要做相关准备。之后再报名的话,费用须上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