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学习

标签:
儿童学习教育 |
分类: 发现孩子 |
你就是海绵
昨天放学回家时,跟每天 不一样,大门没打开,而我是坐三轮车到门口的,正准备开门时,听到老二在门里喊妈妈,我从门上一看,很吃惊:老二一手拿钉子一手拿锤子正忙活着呢,她边忙边说:“妈妈,我正在干活,在锤!”
我当时就笑了,一个1岁9个多月的小姑娘,那副干活的架式,实在是可爱极了。我妈半真半假地在生气,从里面走出来说:“你就惯她吧,门板都敲掉了!”
不止如此,她还备了个小板凳的。还时不时地站上去敲。对她这样小的小东西来说,板凳的用处可大了,经常搬着到处乱搞,以方便高处作业。
晚上睡前,我想起孩子爸爸备的小学一年级的应该是晨圈的一部分《三个娃娃种葵花》,又唱又说地在讲一个故事,调子七弯八拐地,加上内容,很可爱很搞笑。有一句应该算是过门儿“奇怪呀”这三个字从中说出来时,特别搞笑。我印象中有两次是孩子爸爸完整地在备,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而大女儿从未在家表演过这个。昨晚不知怎的,我想起来了,大女儿就唱了起来。绝没想到的是,老二竟然几乎全会,非常之搞笑的是,要到“奇怪呀”时,老二直接就对上了。把我和姐姐逗得笑个不停。她姐姐也相当吃惊,她说她也是第一次唱啊。姐姐又唱一遍时我录了下来,但没第一遍搞笑。
这首歌(可能不算是歌)是小学一年级孩子们的,不适合幼儿的。但我家有个现象是,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华德福主班老师,我们总是要备课,华德福太多的歌曲和童谣了,所以,我们的两个孩子不知不觉地跟着我们一起备课。之前是没想到的,最初做主班老师时发现我备课时总想不起,然后老大就提醒我。那时才知道,她总是先我备会我们班的晨圈故事童谣和歌曲。但没有想到的是,渐渐地发现老二也备会了这些,我班孩子唱的歌曲童谣老二全能跟下来(我还想这孩子以后上幼儿园好没劲哪)。我最没想到的是,老二竟然也跟着她爸爸备了小学的课,毕竟是才1岁9个多月的孩子,而之前爸爸备那些课时还在暑假,当时她也只1岁七八个月。
如果我们是有意识有觉知的成人,面对孩子这样强大的学习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绝不是因为自己孩子更聪慧些才如此的),我们不该只是惊喜,甚至更多的应该是恐惧。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强力海绵,不停地吸吸吸,我们的言行,我们内在的状态,都会被他毫无保留地吸收而去。那我们,我们的一切的一切,包括说话、处事、身体语言、行为、内在的状态。。。。。。我们对这一切要有着怎么样的觉知,才能做到真正值得孩子模仿(学习)。
所以,我们看到的自己的孩子,他总是自己。尤其是我们不喜欢的那些方面,其实更是我们自己!我们内在惧怕的一切,都会在孩子身上完整地体现!
做为老师和父母,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先把自己变成那个样子吧!在前行的路上,你看到的那些让你不满意让你抓狂让你生气的事情,其实都只源于你自己,与那个小孩其实无关!那个小孩或许只是来告诉你这些的。
最后,说几句貌似无关的话。人们太容易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学习知识,是通过口头上的“教”带给孩子的。对于七岁前的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且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孩子环境中所有的人都是孩子的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内在状态都会影响到孩子,尤其是与孩子最亲密的人,影响最大!
我们带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孩子的发展,身心灵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让孩子识记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