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求学,有多必要?
(2012-08-03 23:55:34)
标签:
重庆华德福纳溪园育儿 |
分类: 华德福之路 |
异地求学,有多必要?
今天在茶歇时间,我给水晶在大门口喂奶时,一对父母带着孩子从北京来成都,想让孩子来中国第一家,也是最成熟的华德福学校来读小学。我跟那位妈妈讲,北京有啊,比如南山,比如春之谷,她有些难为情地说,那些学校大家对其褒贬不一。后来她又说北京的华德福学校离她家太远,她如果送孩子去就没法兼顾工作,如果来成都工作应该就可以兼顾。
真是可怜父母心哪!
说实话,我四年前来成都华德福学校参观时,我动都没动让孩子来读的想法,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在那次参观后的一年半,来培训时还是忍不住地给女儿报了这里的小学(结果当然是没名额了,有我也来不了的)。
最近,我想,或许由于我两年多来的执着追求,由于纳溪园换了个非常适合华德福的大自然环境,也由于纳溪园师资队伍的日渐强大吧,突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想带孩子来纳溪园上学的妈妈多了起来,我甚至一天接到过三个来自外省的电话——这让我有些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有不少的顾虑。
基本上,只要不是决定全家搬到(回)重庆的父母,我都采取拒绝的态度。我给对方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给对方讲不要把纳溪园想象得太好——纳溪园成长的空间还非常大,软件基本上跟上来了,但户外建设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给孩子提供真正适合孩子的环境和材料,在建设上需要动的心思太多太多,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也需要相应的资金——这一切都注定我们还要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户外建设。
如果妈妈们在没有客观了解纳溪园的情况下,就舍家弃老公地带着孩子来火热的山城重庆上学,难奈的何止是高热啊,还有蚊子,还有不如网上看着漂亮的纳溪园。。。。。。那时,妈妈的内心岂不是很难过!
昨天听到一位学员妈妈自言自语,该把孩子带来感受下。好为人师的我当时就忍不住了,我告诉她那未必是好事。
很多妈妈与我们联系,想带孩子来纳溪园体验一周半个月或一个月。我非常理解妈妈的心,有哪位妈妈不是想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带给孩子!她们觉得华德福教育是好的,她们没办法让孩子天天接受华德福教育,她们觉得这太遗憾了,这是真正的错过。但是,如果孩子能感受过,哪怕是三天五天也好,这也不是错过。
我非常非常理解爱孩子的母亲的心。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比如你发现了好的幼儿园,而自己孩子在你不喜欢的幼儿园里,你想给孩子转园,不管你的孩子多大,那一般情况下,你的孩子是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是会拒绝?
我遇到的情况是,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会选择呆在原来的幼儿园,尽管孩子也并不喜欢。年幼的敏感的孩子能确定当下的幼儿园能带给他多少安全感,他们没法确定将来的幼儿园能带给他们多少不安全感。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变化本身就意味着不安全。所以,他们会选择当下的幼儿园。
我们再想想,如果你换到一个新单位,你需要多长的时间去适应?进门之前你会不会紧张?我想你会的。
其实,你的孩子也一样。有些孩子表面上是适应的,内心里的焦虑不会太外显,但是我从不怀疑,基本上,所有的孩子转园入园都是有一定的焦虑情绪的。孩子们真正的适应是需要时间的,这时间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两个月,甚至更长。
这么说,你把你的孩子送到一家新园。而且送进去之前就确定不会让孩子在里面呆太久。那么,是不是太残忍了呢?
当孩子有些适应了,你却不得不带孩子离开。是不是真的很残忍呢?
尤其是,将来孩子回去后,去的一定不是这个相对理想的园,这让年幼的孩子如何来理解和接受呢?
我所了解到的异地求学的家长,尤其是带着学前阶段的孩子的家长,除开成都华德福学校,其他地方园的家长最终都会选择离开。一般都只能呆几个月,我想这一是因为母亲选择的园可能并不是成熟的园,不值得长期留下或者将孩子爸爸也吸引过去;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和母亲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这是本能,没办法回避掉。
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不能举家搬迁,希望妈妈就安于现状,在当地选择相对合适的幼儿园。毕竟,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最最重要的。
因此,做为纳溪园的创办者,我希望外省的妈妈们慎选纳溪园,如果不是举家搬迁,希望最好选择放弃。如果纳溪园将来有能力的话,会举办适合外省家长朋友的活动。如果非要搬家才算是不纠结,那建议选择成都华德福这样成熟的学校。我知道名额难求,但仍不排除你执着坚持到你希望的结果的可能性。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父母相爱,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最最后,我要说的是,很感动于我所选择的华德福教育,希望身边的人最好不要错过!当然,不错过不等于非要进这样的学校,华德福教育尤其关注家长自身的成长,希望我们都能关注自身的成长,做个好父母,自然会有好孩子!
欢迎阅读纳溪园秋季幼儿班招生简章,可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