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2年07月07日

(2012-07-08 06:57:31)
标签:

转载

读罢,我心里想,这才是专家的文章,这才是真正懂得华德福的人的文章,这才是以宽容心态接纳一切的胸怀!谢谢张俐老师的文字,希望更多想了解真正华德福的人看到。
原文地址:2012年07月07日作者: wyf5070

谢谢胡萍老师关于删帖的说明,澄清就好,免得误会。也许是那些题目实在太吓人,横扫一片,一看内容却是点点滴滴,让大家误以为那就是你对华德福的理解,没有看到其实你想帮助改进华德福的好意,大家也是出于一片好意才去跟帖澄清吧。虽然我无意拉你”入伙“,但确实真心欢迎您再来我们学校看看


另外,胡萍老师,请您放眼看看,其实90%的华德福幼儿园都是父母们办的,又花钱又劳命,又没啥名利可图,又不专业,也没有执照,为了啥?很简单,就是一个天下父母心,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嘛。华德福幼儿教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带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用,带一群孩子也可以,每个父母每个老师都是可以用的。


虽然我们也一再劝阻大家尽量多学习以后再办园,但我也深深地理解父母们不忍心把孩子送到自己不认同的幼儿园那种焦虑和无奈,不得已而为的“教育自救”。就象当初的大李一样,2004年当我和她在天通苑三室一厅里小小巴学园里相遇时,我对她那独行侠的勇气充满了敬佩,而今天更多的父母们也开始教育自救,这不是对中国现行教育不足之处的弥足吗?不是我们孩子们的福份吗?


也许他们还不转业,不稳定,也许教条,说不定真的不懂华德福教育,但是唯一不缺的是爱和勇气,奉献和善良,勤劳和成长,凭着这一点,我觉得他们应该得到我们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华德福教育也有门槛,我们也有相关的要求和规定,但不是收费的连锁店,强制去限制大家。我们更多的是给予支持和鼓励,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去帮助那些幼小的华德福园,因为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即便对剪刀的误解,对画画有偏差,但是这都是经验问题,经验是源于时间和学习的,大家都需要空间和时间去成长。我相信只要是认证做华德福的老师,在不段的指导和学习中,一定会成长的,一定会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


而一些打着华德福旗号为名利的机构,也会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挑战,带着什么目的去做教育,那些氛围都会呈现在幼儿园里的,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受到的,真正热爱华德福教育的家长和老师是不会继续选择一个一名利为核心的教育机构的,所以它要么会被改善,要么就会放弃华德福教育的,这是我们已经有目共睹的。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在于你教什么,而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所相信。


不瞒您说,胡萍老师,我也经常在讲座时遇到哭哭啼啼的家长称述他们在某个幼儿园或某个专家那里受到的伤害和委屈,可是我在聆听之后,常常会问她”那你为什么还要留在哪里呢?你自己怎么想的?你有找老师沟通了吗?你表达了你的感受吗?“。就像两口子吵架,一方找你倾述,有的时候难免一面之词,毕竟她的当事人不是您,而是那个老师,她们也许还会继续打交道,今天是剪刀,明天是画画,后天是吃素,问题总是有的。作为专业人士,我想如果能帮助她找到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比直接对第三方下判断好吗?否则专家的断言只会加重这些内心力量不强的妈妈们的自责和不安,而老师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那样的做法只能破坏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状态不好的妈妈,矛盾家校关系,最后受罪的是孩子,如果我们能教会她处理矛盾,也许这也是一个帮助华德福提升的途径。


关于幼教世界的诸侯混乱,呵呵,也许吧!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的评断之一是:有多元化的教育提供给家长选择。就像您所说,每个孩子不一样,为什么不多一些选择给家长呢?多元化是华德福一直崇尚的真理,所以蒙氏、瑞吉欧、李跃儿、华德福、家庭学校、读经这些非主流,非公立


教育的实践者们,本应该为彼此的存在而喝彩的。虽然你不属于某个教育流派,但是你也是打破传统,敢于创新的教育者,其实也是同样的想为家长好,为孩子好。任何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何况作为九十年过后还在生长的华德福,也是有他独特之处,才会让众多的爸爸妈妈和教育者选择它,多看看其价值吧


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是做父母,第二难的是做老师。不巧的是我们都身兼二职,我深感这两个工作的艰辛和挑战,但也足足地享受着这两个工作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办园的老师们和家长们也是这样面对每天的挑战,但又在快乐中继续,多一些同感和鼓励才是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应该的态度吧


正如您所说我是深爱华德福的死硬份子,虽对蒙氏也感兴趣,可惜生命和精力有限,自觉如果这辈子能把华德福搞明白,把学校做好,把孩子照顾好已经够我操劳了,专注是真金!而且一直坚信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拌嘴痞子吧,事实甚于雄辩。这也是第一次上网对不同声音有回应,只是因为我们曾经认识,那就交流交流吧。


但前不久,了解到从成都华德福毕业到公立学校(都是成都比较好的中学)的孩子们的状况。最多三个月适应期后,他们不仅仅学业优秀,更重要的是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主动学习,会社交,人缘好,成熟自信,动手能力超强,好几个孩子成为班上的明星,让老师惊叹,让同学佩服,曾经焦虑的家长们也感叹万千


孩子们的思考能力也让大人们吃惊,不是仅仅有感受。这虽然是目前公立学校和社会的标准,足以可见华德福的孩子不是经不起外面的风吹雨打的,这确实值得我们为此自豪的。


所以无论任何专家的评论和质疑都无法改变我对华德福教育的坚持和相信,改进是每时每刻都要的,是一个教育者的本性,但不是放弃和逃跑同时我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华德福教育和孩子们不受伤害。但我也坚持不去攻击任何一个真心做教育的朋友,即便我们是不同的体系,更不会去轻易质疑和诋毁一个我不熟悉的教育体系,我相信这才是一个真正教育者的底线。共勉吧!


您为回复微博没睡午觉,我也是三更半夜了,该休息了,多交流,不删帖!@胡萍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