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家长会
(2012-03-24 08:49:24)
标签:
家长会育儿 |
分类: 山居岁月 |
这也是在园内一位家长的空间里看到的对我们上次家长会的总结,总结得很好,转在这里一起来分享:
昨天下午二点左右在幼儿园开家长会,天气不好,爸爸在家陪儿子,我一人代表全家。我们先学孩子们做了晨圈,不否认开始还真是身体僵硬。(我的瑜伽啥时能开始起步重新练起来?)幼儿园的老师无论说话还是唱歌都是轻声语的,上周儿子不时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吵,你说话太大声了,小声点”。接着家长和老师们做了个扔沙包的游戏:扔沙包时介绍自己,并记住扔给你的那位家长或老师的名字。接过沙包后就要把手背在后面,不再接沙包。全部人员介绍完后,再把沙包以倒序的方式扔回去,这就是为什么要记住扔沙包给你的那个人。开始大家都没搞清楚,幸亏我是第一个接沙包的。
接着三月妈讲了下幼儿园的情况,这里N多个字忽略。然后大家做了个毛毛虫的游戏,一组六人,手搭肩列好队,前面五人闭上眼睛,最后一个做司机指挥:左转就捏左肩,右转就捏右肩,前行双手捏肩一下,站停双手捏肩两下。这时就感觉大厅小了,四条毛毛虫在那转呀转的。玩完后大家舒展开了,休息小会儿,进行最后一个内容:分享
由虫虫妈先介绍了下自己如何了解并接受华德福,她是从珠海来的。本来选择成都华德福,但据说有妈妈从怀孕起就开始报名,可想报名热度之高。在了解到重庆纳溪有华德福后,通过亲人来做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对三月妈博客上对幼儿园的教室、活动进行了解,决定带女儿从珠海来到重庆读纳溪园。她也分享了在珠海春彤有个凤凰社,每周三专门给成人办的班,可以学湿水画、用羊毛做小天使,虫虫妈还学过竖笛。听上去让人感觉这才是生活,生活中我们太多人一休假就不知该如何度过,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充斥的尽是让大脑停止思考的电子产品,没有可以让自己闲情雅意的事情。天天妈也讲了下自己对华德福的看法和理解,并分享了一下书的前言内容,她形容“很美”。
接着有家长希望老师能在孩子情绪波动时多加留意并引导,有家长听过孙瑞雪老师的部分课程内容,觉得老师应该对一些孩子不好的行为要明确说“不可以这样”等等之类。而老师的看法是对孩子不能强化,越是强化行为,孩子越是会那样做。其实我个人看来,家长和老师讲的概念是差不多的,只是有点各持已见。我插了句嘴“我举个例子,就好象抽烟,我儿子就不喜欢,他会明确的跟对方说‘抽烟不对的’。**妈妈的做法可能就是这样的;而**老师的做法可能是‘请到吸烟区去吸烟’。对于老师说的强化这点,我比较认同。像我儿子康康看过《大卫不可以》里的‘不可以挖鼻孔’,我儿子就很喜欢,他还说‘康康喜欢吃鼻屎’。我就是忽略,现在他还会这样,我还是忽略(我当时忘补充,爸爸越说他,他就会越那样做)。刚刚我们也提到女孩的敏感,这里就是希望老师能在发现孩子一些情绪波动上时,帮助引导孩子过渡。毕竟孩子小,经常不懂得表达情绪。比如愤怒,我儿子根本就不知道愤怒是什么,他自然就不会说。另外希望老师能及时跟我们家长沟通,让我们在家里也能帮助孩子过渡情绪上心理上的一些小波动”。我自己说的话自己也记得不是很全,其中还提到“以身作则”,这里我泛指所有人,而平时这个词我更多的是用在家长的身上的,毕竟孩子成长中所受到最多的影响还是我们。我觉得自己当时说得分析得还不够,后来三月妈形容我中气很足,呵。
谦仔妈也提到“内心强大”,这个词也是我想说的。我觉得我们的成长中就被忽略掉这一点。只有内心强大,此时的弱者才会变成未来的强者;只有内心强大,才能抵抗外界的诱惑;只有内心强大,才不会惧怕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有内心强大,才会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只有内心强大,才会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才会创造奇迹;只有内心强大,真理才会永恒。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认可孩子、鼓励孩子,给他加油、增加他的自信心。
非传统教育从蒙式到华德福,多少会有人是跟风而来。其实我觉得这些教育模式都不冲突,只要它是以爱为前提,而家长们也都是为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在更好的环境下成长。目前纳溪园的硬件设施并不完善,但老师们的爱心、用心、细心处处能体会得到。做教育的都说,孩子好教,最难的反而是父母。我们这代是在惩罚、责骂、棒打的教育手段下成长出来的,所以我们也只会这些方式,却不知原来还有以爱、以关怀、以满足、以包容等形容的教育方式。所幸华德福更多的是帮助引导成人心灵的成长,这样无形中也引导我们改变在教育上甚至社会生活中处事的方式。成人后进入社会的我们,常常没有时间反思,而孩子成长是个机会。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弥补自己童年时错过的风景,所以先修炼自己。
前一篇:或许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