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评微博

标签:
微博计划生育车祸育儿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看这两天的微博,心很凉,也感到特别悲哀。昨天早晨看到一个三岁的孩子发生车祸,路过的十几人漠然走过。我看一次扣问一次自己:换做我会如何?提醒自己,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昨晚看到山东东营的一位身怀六甲的母亲被计生人员强行引产致死,将尸体丢在手术台上不管。看得我不寒而栗,那些计生人员不是母亲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么?怎么会这样呢?
(上图是之前我看到的微博,一个20周的胎儿在妈妈做手术时,从妈妈的子宫里伸出手来,抓住医生的手指,当时我感动得流泪;下图也让我流泪了,因为想再次成为伟大的母亲而被计生人员强行致死的母亲。我看到了她的血和泪水,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悲哀啊,中国!)
今天早晨看到曾经济南一市长以看到哥特式建筑火车站就看到耻辱为名拆掉了这座建筑,重新修了一座与全国其他建筑无二异的火车站。心中觉得甚为可笑,如果拆掉这座建筑我们就远离了耻辱那么我们可以拆掉所有的与历史与耻辱有关的建筑。我喜欢那些有着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的建筑,无奈的是,象重庆这座几千年的古城现在也无非就是一个高楼森林,我们没有历史!
郑渊洁的老爸也玩起了微博,经常发一些与老年人的生活有关的微博,我一直关注着但没发言,但今天早晨他提到有些家庭为财产分割或为谁来照顾多病的老人,打成一团,骨肉相残,比仇人还仇人。有些孙辈不思进取,偷鸡摸狗违纪犯法,常被派出所传去谈话。在这种情况下过日子,弄得老爷子老太太,雪上加霜,在孤独之上又加了一层胆惊受怕。这就不是幸福的晚年,而成了度日如年。其后的评论也数落年轻人的不是,但是我想,郑老爷子的孩子肯定不是这样子的,那为什么那些老人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的呢?是什么或者说是谁让这些年轻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呢?问题在根上,在教育上,在孩子年轻时父母给孩子的教育上,也在社会导向上。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你是你的所为》,这篇文章的观点恰好说明了其中的原因。
昨晚我和老代小小地收拾一下,我拿垃圾袋他装垃圾,结果被一向对家里丢垃圾这件事敏感的女儿发现了,她跟了出去,把外面的大垃圾桶翻了个便,回收了部分垃圾,边拣还边向我们抱怨。哎,在孩子眼里,很多垃圾都不是垃圾,但家里确实堆不下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让她自己放好拣回来的东西,结果她拉开抽屉放,老代在旁边瞎指点,女儿本来就因为自己的东西被当垃圾扔掉不高兴呢,此时就更不高兴了:“哎呀,不用你管,我是我自己!”最后的五个字说得很响亮,似乎那余音仍在耳畔响起——这是我的微博哈
复旦大学教师于娟乳腺癌辞世。生前日记:“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这是一条前天我看到的微博,我当时就想,这个非要到生死临界点时才知道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少么?人们疯狂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很多人都不记得来时的目的了没有精神追求了,难道非要到生命的最后才能悟出这些么?就算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也不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挣钱上,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