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点点感悟——关于带孩子

(2011-09-17 08:24:15)
标签:

听话

育儿

分类: 发现孩子

一点点感悟——关于带孩子

 

昨天异常忙碌,平时上班时间我是不接待家长的,但昨天情况特殊,我和一位园里孩子的父亲相互预约多次见面都不成功,刚好昨天他有时间;有一位曾经参观过纳溪园的母亲想克服重重阻力送孩子来纳溪园,但想在这之前先与我聊聊,也是与我预约过几次,她刚好昨天有空;还有洋洋昨天过生日,她的很少来幼儿园的工作很繁忙的妈妈很早就预约在孩子生日这一天来园里看看。。。。。。结果,我的工作量陡增。

 

中午与家长聊完都12点多了,赶着下山给老代送资料、取前天定制的湿水彩画板以及照很早就约好的四维彩超。吃完饭与洋洋妈简单聊几句后就1点多了,孩子们都睡了,没办法与女儿打招呼就匆匆离开了。

 

平时我都在园里,每一个孩子的生日PARTY 都会亲自担当摄影师,但昨天确实没办法参加。晚上,女儿随着交通车与我在黄泥磅见面。见面后我问她下午洋洋过生一定很开心吧,她意味深长地说:“开心倒是开心。”就没再说下去,我很纳闷,就问她怎么了,她接着说:就是没有见到你,很担心你,怕你出什么事。可不是吗,平时我天天在园里,万一出去也会提前告诉她。昨天没想到会那么忙,根本来不及打招呼,所以让孩子担心了。下次我一定得记住,提前说,免得万一忙起来没时间说。

 

昨天照了四维,把照片拿给女儿看,她很急切地问我是妹妹还是弟弟,还说她很喜欢。女儿是这样说的:“爱妈妈,凡是妈妈的我都喜欢,所以我也喜欢TA,妈妈的东西我也都喜欢。”无条件地爱,我很感动。

 

孩子的爱很简单,只要是你的我就喜欢。而我们大人爱孩子,经常不经意间就透露给孩子一个信息:如果你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因此,孩子一边遵循着天性调皮着一边又想办法避开父母,没有办法完全地成为自己。

 

昨晚,在超市门口,等老代来帮我们提东西。看见一对夫妻带着一个两岁多的男孩,他们实际上是路过超市,孩子用力地把妈妈往超市里拖,妈妈就一直骂孩子,孩子爸爸在旁边一直没什么特别地表情。孩子很坚持,妈妈更坚持,期间妈妈举着手,准备打孩子,还说了数句“你怎么就不听话呢”。后来爸爸建议妈妈就去超市吧,妈妈依了那对父子,但边往超市走边把那举起的手落了下去,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没什么反应,继续朝着他期待的目的地而去。

 

当时我就想,整个过程,这对父母、尤其是母亲能带给孩子什么呢?她是那么地高高在上,始终没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尤其是她最终并没有坚持下去。我最不喜欢父母对孩子说的“你怎么就不听话呢”这句她说了数遍,最后不痛不痒地打了孩子一巴掌。我们身边的人,甚至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孩子们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不得不边做出听话的样子边默默地与父母抗争着,有的孩子即使长大了结婚了有孩子了还不敢不听不父母的话或者是习惯性地听着父母的话;而有的孩子,终其一生也没有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一直都“不听话”。

 

让孩子听话,这样的父母无非是图个省事儿。其实,带孩子是没办法太省事儿的,如果你非要图省事儿,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尽可能地爱他,尊重他,给他自由,同时也让他知道规则和界限;与他平等下处,但千万不要忘了我们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我们是有权威的——这样带孩子,在孩子生命的早期,似乎会累些,但在将来,你会很省事,因为,他是他,你是你,而且,你们仍相爱、互相尊重与平等。

 

上次分享日那天早晨,我早早起来去烙饼,这是女儿提前提出来的,她说她还要亲自烙,但如果提前一天烙就不好吃了,所以我起大早亲自烙。我妈妈其实是不想我做事,她不愿意我烙,我说这是女儿提出来的,几乎不反对我的妈妈那天早晨可能没睡好,她当时有些生气地说:“你就什么都听她的吧,将来看你怎么管她?”这句话我听到很多人对我说过,人们普遍认为一定要让孩子怕一个人,这样才在孩子即使长大后也能管住他。如果一个人因为惧怕而爱另一个人,那么这爱绝对不是真爱;如果一个人因为惧怕而听从另外一个人,那么他们之间没有真正地情感和爱。

 

因为自己一直很执着地用自己地方法带孩子,所以,从女儿很小起就听到太多的所谓的“预言”。记得女儿两岁半时就比较爱唱爱跳。有次从成都回重庆,在火车上,一群孩子表演,大的五六岁,小的就是我当时刚满两岁半的女儿,女儿在里面表演欲最强,而且无论唱跳都非常之可爱。旁边的一位老太太看着表演中的女儿一直批评自己的大概五六岁的孙女:“你看人家妹妹,什么都会,就你这么笨。”我当时就想,你我的带法不同,孩子自然会不同,当然,还得排除其他的不同。但是,就冲刚才那位奶奶说的话我就肯定了我们带法的不同。了解儿童的人都知道,他们最不喜欢被人喊着去表演,我的孩子之所以那么大方,那是因为她当时是自发地喜欢唱喜欢跳,如果我喊她去唱去跳,她绝对不会去的,直到现在她都如此,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如此。

 

人们总是对自己要求太低而对孩子要求太高,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因此孩子按他们下的结论的方向成长。此时成人更不满意自己的孩子,甚至嫌弃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成人的镜子,你看到的或满意或不满意的孩子其实都是你自己。希望孩子改变前,我们先改变自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