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我们的内蒙古

标签:
席慕蓉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那达慕大会 |
分类: 书香童年 |
乍一看价格,有点贵,若不是出于对作者的崇拜以及心中同样的情结,恐怕是会错过了这样一本装帧格外精美,图、文都有着灵魂的好书的。
作者的文字功底无需多赞,估计80前出生的很多人都是念着她的诗篇憧憬着美好的爱情,然后背着她的诗篇实践了美好的爱情。在我听到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之前,我不知道她是蒙古人;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她还是一个油画家……难怪那样简单的文字里有着那样的深情,难怪那样的深情可以在寥寥数语中化作一幅幅美丽的图景。
作者带着自己对原乡的好奇、带着父辈对故土的眷恋、带着一个学者对历史的思索、带着一个画家对生活的敏锐,用十几年的时间奔走于神秘、壮阔的蒙古高原,抒情中有哲思,学术中有趣味,形散而神不散,没有历史学、民俗学直接把结果灌输给人的乏味,而是在略带哀愁的优美叙述中,带着读者一同用心去抚摸那高原上的一草一木,把那些目即忘的琐事重新珍重地久久思考。
出于种种目的,现在很多书都在拿插图做文章,但两者能相得益彰的实在稀少。由于作者画家的眼光,无论光影、色彩还是构图都别具匠心,图片让文字更加具象,文字给图片注入了生命。
最喜欢书里的一句话:用漂泊彰显家园。是的,如果不曾离开和失去,就不知道那片土地对自己的意义。
我从小就生活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在搬上纳溪园的近四十年,不,是从我有意识开始,应该是从几岁开始吧,三十几年的时光里,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不幸的。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过自己想要的自由的甚至是孤独的生活。当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离开家乡越来越远越来越久后,其实,也就是从我第一次怀孕开始,我不可思议地竟然想念家乡。
怀孕是一件神奇的事儿,小时后我讨厌的一切,尤其是我讨厌吃的那一切食物,怀孕后竟成了期待的美味。从怀孕到再次怀孕到拥有女儿到搬进纳溪园,象上帝冥冥之中在刻意安排一样,我越来越怀念家乡,越来越感觉到童年的幸福,越来越感恩父母。回头一看,自己的成长令我自己惊异。
我喜欢席慕蓉,从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开始,在我有些忧怨的年纪,在我很青春的季节,我最先喜欢上了她的《无怨的青春》,之后是她所有的诗和散文。
我知道她与内蒙古的关系,但如果不是这本书,我对她了解得仍不会这么多。我想不是不知道,面是忙碌的生活让我忘了她是一位画家,我一直以为她只是一个怀念家乡的有着皇家血脉的女诗人。
感谢此书,感谢上苍让我发现此书。我读到的不仅仅是诗与画,更是我的童年,更是我与女儿与两年前曾经走过的人生岁月。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不得不感谢这位画家和诗人,是她让我更感恩家乡感恩父母,是她带给我了别样的人生感觉。
是的,漂泊彰显家园。如果不曾离开和失去,就不会知道那片土地对自己的意义。如今我过着的生活,就是我童年的生活,虽然,此地非彼地。但我已经很感谢上苍和岁月,让我的心灵重回家乡。
右边的书是平常大小的书,左边的是席慕蓉的这本。那上面的蒙文,更令我想起我的童年。在我童年的故乡,凡是有汉文的地方必有蒙文,虽然我一个都不认识,但见到这些蒙文,我仍有见到故人的感觉。
不要因为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就必到达——是的,只要开始,必有过程,也必有结果。不要因为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必到达!
这首《出塞曲》我无比喜欢。我在女儿两岁多时给她读诗,在她不到三岁时,我们去北京蹬上的长城。在巨龙长城上,女儿提起了这首诗。
这张地图由席慕蓉亲手所绘,当时是2005年盛夏,那时,我的女儿正在我腹中,她的生命刚刚开始。图上的很多地方,在两年前,也是盛夏时节,我都带女儿走过。
这些野花令我想起了当时在草原上花丛中的女儿。我想,或许,这些花的种子繁衍几年后生出的花朵,正是我和女儿见过的。
我那花丛中的女儿啊,是她引领着我的心我的人回到了我的故乡。感谢生命的力量,感谢生命的神奇!
书中的这棵树,我想,我在草原上见过。因为草原象是万里平川,极少有树
见到白桦林之前一直很向往,见到之后一直很怀念。曾经的行程我必重新带着孩子和老公重新走过,希望时间不会太久。
重庆是座没有风的城市,女儿在草愿上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风
麦田
参加那达慕大会
我想席慕蓉大概没有参加过,在她的文字里没有看到过
迟早,我会带着孩子把这条路重新走一遍。
怀念童年,怀念我的家乡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