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分享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教育引导情绪育儿 |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分享一位幼教的工作笔记
这是我们园本周一来上班的一位新老师在曾经幼儿园时的工作笔记,她专门拿给我分享,跟她我也学到了很多。她的笔记本上还有短小的案例,我没抄,只抄了一些很震撼我的话。一个20多岁的女孩,能带给我这些东西,令我很感动。今天早晨专门请示她,她同意我发到博上来分享。我已经感谢她了。
怎么能帮助家长就怎么做;怎么能帮助朋友就怎么做;怎么能帮助孩子就怎么做。
敢于扭转,敢于质疑权威。
我们要相信儿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用语言去说。
儿童一旦成功那他就是愉悦的。
背诵知识不叫发展,发展是内在模式的改变。
人最大的成功是自己对自己满意。
人类的卧室不单单是睡觉的地方,而且是精神滋养的地方。
环境被儿童吸收,透过儿童行为,积淀于儿童的精神之中,形成儿童的人格状态。
太多的使用大脑会消耗掉儿童的他心灵的成长。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土壤,物质和人是儿童的精神环境。
生活越规律幼儿的发展越健康,所以幼儿从小就养成规律的生活是非常必须的。
为孩子选材料和玩具,审美是第一位的。
所有的东西组合起来是美的和谐的,教育其实是与孩子一起生活。
一定要善意地去读解孩子。
孩子是高贵的,当他觉得环境安全的时候,他是不会欺骗和撒谎的。
直接示范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尽量不要说不可以。
要理解孩子所犯的一切错误都是合理的。
如果我们寻求教育上的天国,其他一切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了解和同情儿童时代的真正本能和需要,并且探求他的最充分的要求和发展,那么,成人生活和训练、知识和文化修养等都会及时到来。
信任生活,信任儿童的生活。
建构主义方法承认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复杂性,因此,它并不告诉儿童他们所面临的两难选择的现成答案,而是教儿童自己思考当前情境下可取的行为和不可取的行为。
建构主义模式注重指导。和所有好的指导一样,都是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
积极回应的、热情的、善于安慰人的成人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
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是儿童道德自律发展的基础。互相尊重意味着你尊重儿童和儿童尊重你都很重要。
为儿童提供适合年龄的选择并支持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这既是一种尊重儿童的方式,也是教儿童思考和帮助他们理解的方式。
当不可取的行为发生时,你的规训必须尽量针对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样教导才有效。
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质量是任何规训方法得以成功的关键。除非儿童知道你关心他,且除非他希望与你维持关系,否则实在没有任何理由会让儿童去注意你问什么。
保护孩子的力量,要让他感觉到自己有力量。
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发展自己,只要获得了发展机会,孩子就会很愉悦。
不要太过于发展孩子的大肢体行为,因为它会对智力不感兴趣。
把对孩子的希望放在心里,在一个过程中去帮助他完成。
帮助孩子分析生活中哪些是对他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惩罚不是要用态度和情绪,而是要用行为,既是惩罚就要严格。
帮孩子要一直帮到底,半途而废会让他感觉没有办法了,这个世界没有谁能帮到他。
在你们的关系好到足够的情况下,且只有孩子愤怒过去了开始伤心了时,你才可能帮到他。
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的权威,就不能给孩子力量,就不能指导孩子了。
成人要尽量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
不要在孩子哭泣时说你这样哭我听不清,要让他哭痛快。
要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童年,只有直接经验才能真正对孩子有帮助。
在解决问题时冲突时,帮助孩子观念采摘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孩子明白别人的感受,别人是怎样想的。
帮助孩子了解事情的经过,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跟小孩子,要用意志力去跟他较量,去规避危险。除了危险,任何可探索的东西都可以。
较量过了必须缓和关系。
如果一个人住在垃圾堆,他的人格就会降低。
不能说这是你撒的串珠你必须拣起来,这是惩罚。
哇,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孩子觉得别人要伤害他时,他就会首先伤害对方。
应培养孩子不仅独立地自始至终地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而且还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阅读区是一个情绪区。
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这是评价。
皮孩子耍赖,要让他发现、感觉到你的力量,双手紧握他的双臂,眼睛坚定地看着他,心沉静下来。
从小就要让孩子去控制注意他的情绪。
孩子六岁以前是属于大自然的。
不要企图去教育孩子,要让孩子自己去教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