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级的
课表安排
作者:Rudolf Steiner
德文编辑:Caroline von Heydebrand
中文编辑:潘定富、Eckart Loewe(卢安克)
翻译:Eckart Loewe(卢安克)
原文:《Vom Lehrplan der freien Waldorfschule》
翻译来源:Verlag Freies Geistesleben出版社
ISBN: 3-7725-0200-8
中文翻译只是德文原文的一部分。在编辑的时候不只把原文缩短,也把一些适合西方的不适合中国的名字改掉。将来还需要根据中国情况找一些具体的内容。
前言
一个学校叫不叫华德福学校不重要,而且华德福教育也没有一种能判断是不是正规华德福学校的标准。世界上很多实行了华德福教育的学校并不叫华德福学校。华德福教育的学校也没有一种标准的课表,在这里写的只是一种帮助发挥自己特点的例子。
华德福教育都是要看一个班具体的学生有什么需要。这里要看的是,哪一门课和一门课哪一些内容根据学生天性的本质和发展最适合哪一种年级。知道这一些东西,我们才能给学生一些根据他们年级让他们又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又不产生副作用的课程。其实,课程的内容跟中国普通学校课程的内容一样。不同的只是教育方法、年级课程的安排、哪一些内容跟哪一些内容联起来成为一门课等。这样,素质教育也不是分开的一门课,而是经过把一些课题的内容跟艺术的创造联系培养学生素质的。
一个课表不能固定下来,也是因为它还要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一个学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和学校具有的老师的不同情况。所以可以说,这个课表一点也没有完成。缺少的是根据中国、根据学生和老师需要的。这需要每一个实行华德福教育的老师根据中国法律、经过研究他的学生和他自己的特点来完成的。但是,华德福教育强调的不是加一些新的上课的内容,而是根据年级的新安排。
介绍课表之前还需要说:华德福学校除了一些小说和参考书以外都没有课本。学生需要的课本都是他们自己写和创造的,而且写课本就是学生的作业。
“主要课”都是早上第一跟第二节课合起来上的,而且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由于同一个老师上的。每三个星期只上“主要课”的一门课,过三个星期才换一门。这些主要课在所有年级都每个星期上12节课。
这个课表包括一种新的课,就是“称韵律舞”(每个星期1到2节课)。“称韵律舞”有一点像太极拳,可是没有固定的方法,而是根据音乐的节奏或者诗歌韵律的方法。“称韵律舞”有两种,一种是治病作用的,另一种有表达艺术的作用。普通学生要学的是表达艺术的,而且称韵律舞跟体育不同的是和艺术感觉、和灵魂的联系。从1年级到12年级,每个年级上的“称韵律舞”课在这个表上不要特别的说明,将来要分开说明。
小学第一年级
画画和画图(主要课):
画主要是由颜色组成的,图主要是由线组成的。学生要分开体验到这些不同的艺术特点,要感觉到不同颜色的“合作”和“矛盾”,也要经过身体动作来感觉到线条形态的样子,有直线,也有曲线组成的形态。画不是为了模仿什么,也不是为了像什么,只是为了颜色或者形态。
写字(主要课):
学生要慢慢地从画图来发展字(象形字和动词),因为字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写字要像人类发展字一样学(经过古代的状态)。为了避免学生成熟得太早,都要从艺术上的理解来到智力上的理解、从身体的动作来到脑筋的动作、从画图来到写字和念字。在一年级只要能写出来一些老师给他说的字。学习都是从意义经过画画来到写的字,将来再来念。
(学生在一年级还不要练习念书,只要认识字,把听见的写下来,并不把写下来的念出来。)
普通话(主要课):
让学生说普通话是经过给学生说故事、再让学生重复这个故事培养的。老师不要忘记,地方语言比普通话更具有语言感,普通话比方言更清楚。讲的故事当然也要具有一些精神上深奥的道理,也就是经过比喻来培养道德感和性格。跟学生说诗的时候,诗重要的是艺术上的声音和节奏。
(另外要把不同方面的东西联起来。比如学生唱歌时就会得到元音和辅音区别的感觉,所以唱歌对普通话的练习也会有帮助。)
地理或者家乡(主要课):
地理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有意识地跟自己家乡的环境接触。老师要经过环境中不同物产的特点或者性格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环境,因为学生还是经过这些物产的特性来接受外界的。
数学(主要课):
数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到加、减、乘和除。一个学生学数学的方法会影响他思考的方法。所以很重要的是,要从整体理解到部分。比如几加几是从得到的结果来理解的,然后才考虑这是经过几加几得到的,或者算几乘几的时候,先有一个结果,然后才考虑这个结果是经过几乘几得到的。这样,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是从看整个一件事情来看事情的部分。而且,这样也能避免太自私的思考方式。另外,所有有节奏的身体动作都能帮助计算。
英文(每个星期6节课):
在一年级学外语主要是利用模仿的才能。学生只要多说英文,经过重复老师的话和活动来感受英文的语言节奏、声音本质和气氛。主要是背一些诗等等。有可能也谈几句话。先要说,几年后才理解它详细的意思,只要让他们知道大概的内容是说什么的。可是还不要学语法,因为一至三年级只是一种给学生感觉上的、给将来准备的基础。
音乐(每个星期2节课):
平常情况,接受音乐能够陶醉学生的感受、能让他们乱起来。音乐课的目的是把这些感受改成一种稳定的心理感受。学生要意识到不同乐曲在心理会起的感觉,哪一些乐曲引起一种合作美好的感觉,哪一些引起一种有矛盾的感觉。节奏也要一样地经过听和唱来感受。另外,学生也要学会最简单的乐器,可是还不要让他们学像小提琴这么复杂的乐器。
手工课(每个星期2节课):
学生在这年级只要学编结,因为经过编结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另外能发挥学生的精神。
小学第二年级
第二年级的课题基本上和第一年级的课题一样,只是要加强学生越来越有活力地进入美术、音乐和语言的艺术表达,经过艺术来理解世界。
写字、普通话和念书(主要课):
从写正规的字慢慢发展到手写稿。也要多念印刷的书。另外要让学生用几句话描写大自然的景物。在给学生讲故事和让他们重复的讲的时候,这年级的故事要说明一些动物及动物的特点,因为这年级的学生在意识上对环境不能区分对待、还是关系特别亲密的、特别能理解经过动物的故事表达人的不同心情和性格。再加一些传说。
语法(主要课):
跟普通话联起来的是语法的基础。这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经过动手、经过活动,学生能感受动词的特点、又能培养意志。感受形容词的感觉是比较安静的,所以形容词能培养感觉。名词是最抽象的,所以经过思考来理解名词才合适。语法是有意识地说平常没有意识的、也是将来要出现的自我意识的萌芽。
数学(主要课):
继续一年级的算法,只把数字范围扩大一些。尽可能地不要写,都要在头里面算得出来。另外要利用数学培养记忆力,就是说,学生理解算法之后就让他背整个乘法表。有节奏的动作会帮助培养记忆力(换牙直至性成熟是能培养记忆力的时候)。
手工课(每个星期2节课):
除了编结以外也要学钩织,而且钩织做出来的产品要先在纸上设计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设计来做。
(音乐(每个星期3节课)和英文没有变化)
小学第三年级
写字、普通话和念书(主要课):
写字的时候从普通的字再发展到书法。再让学生继续发展把听到的或者见过的写下来。练习普通话的时候,特别注意不同声调。少说明、多练习、感受最美的语感。选的诗从这年级开始也需要意思上的美丽,因为学生根据天性的本质开始用心去感受。老师和学生讲的故事是要从最早以前、文化刚出现留下来的传说。
语法(主要课):
除了不同种词以外还要学句子的不同部分和符号的关系。
专业课(主要课):
学生要学他们每天接触的环境是怎么形成的,比如房子是怎么建起来的、水泥是怎么做的、菜是怎么种的、怎么加肥料和其他不同专业方面的内容。学生要发现人、动物和植物是怎样互相依赖的,要发现大自然美好的合作。学生要做一些实际的东西,比如建房子、做模型或者设计图,也开始准备将来要写的营业报告和信。
数学(主要课):
要开始把数学题跟生活的一些实际情况联系,比如跟专业课的任务。
音乐(每个星期3节课):
除了多唱歌以外要开始学五线谱。
体育(每个星期1节课):
体育跟称韵律舞不同,称韵律舞注重呼吸的气流传到血流动里面去,可是体育注重血流动到肌肉里面去。体育是为了让身体强壮起来、为了身体的灵活,而且对付地球吸引力的时候,经过体育还能锻炼意志。这样,体育课在这年级还不要有打球,而是在有障碍的环境中的障碍比赛(包括爬的)和有节奏的动作等等。
(手工课和英文没有变化)
小学第四年级
画画跟画图(主要课):
一到三年级的时候,画画和构思还是模仿老师画的,而且只是为了颜色或者形态的感觉而画。从四年级开始再也不是模仿,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的。另外,现在开始利用画画和画图表达课题上的一些东西,也利用它表达一些环境中的东西,要画得很像。
语文(主要课):
现在再也不用听故事和重复地讲故事。现在要写各种各样的信,包括营业信。语法方面特别要注意时间的过程、要注意“先”、“后”及其他的联词的用法。语文课本的内容要古代时候留下来的传说,特别是英雄的故事。
地理或者家乡(主要课):
地理不再只是了解环境。在这个时候,地理要跟家乡的历史联起来,比如人们什么时候开始种果子树,或者人们什么时候建一条路,这个乡镇怎么发展成城市等等。地理也要是家乡附近的真正的地理(比如山的来源)。
自然学(主要课):
自然学再也不是用想象力和道德感来理解动物等,而是客观的研究,因为这年级的学生已经得到了客观地看一件事的才能。先来研究人,后再来研究除了人之外的动物。学动物的时候,都把不同的动物跟人比较。这样让学生发现人具有所有动物的特点(包括性格),而且人能控制这些自己的特点,跟其他动物不一样。
数学(主要课):
数学课的内容要进入分数和小数。
英文(每个星期6节课):
一边开始英文的语法,一边开始利用一些文章,不再用诗。语法是经过学生随便想出来的例子练习的。然后开始写英文,把语法规律写下来,不要把例子写下来。另外开始学动词的不同时态,也开始翻译大概的意思,不要翻译每一个词。
音乐(每个星期3节课):
现在音乐再也不是为了听和唱,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音乐的技术,让学生适应音乐技术的需要。学生除了继续学五线谱以外,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节奏和乐曲气氛方面的实验和练习两组合唱。另外让他们听一些有价值的音乐。
手工课(每个星期2节课):
要学的是很准的缝制的不同的方法,做一些实用品。在缝制之前设计自己的作品的时候,特别要考虑一些实用的功能。
体育(每个星期1节课):
主要使用的是各种体育器材,比如梯子、绳子、鞍马和不同的能爬的东西或者障碍的工具。
小学第五年级
语文(主要课):
重视的是:被动句和直接说的,在“”号里面写的话。经过这种语法要分得很清楚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看法、自己看见的和别人看见说的。另外要继续写信,而且课本内容要有介绍比较早的高级文化朝代的传说。
历史(主要课):
五年级之前历史主要是经过传说中的人物理解的。从这个年级开始,要重视不同时代的本质、不同文化的整个情况。不过,还是经过艺术的象征来让学生有感觉地了解当时的时代。从一些最早的高级文化的朝代开始介绍历史。
地理(主要课):
这年级的内容要是看亚洲的地质情况等等。再看亚洲的经济怎么根据地理情况发展、经济怎么把不同地方联系。再看不同地方的人在地理环境下以及与地理环境有关的经济条件下怎么生活、怎么受苦、而作出来的大事,让学生同情不同民族的生活。
自然学(主要课):
要学比较少见的动物,也要学进化比较接近植物的动物。然后开始学植物。学生要了解不同的植物、动物和人是怎么合作的,是怎么互相依赖的。另外,为了满足这年级出现的对所有特殊现象的兴趣,学生要了解到一个植物不同部分(果、叶子、树干、根等)在怎样的土地、怎样的地方(南方还是北方)等的条件下的特殊发展会是怎么样的。
数学(主要课):
继续学分数和小数。
英文(每个星期6节课):
继续学不同词的不同变化以及在句子里面的状态。
音乐(每个星期2节课):
在理论上和感觉上要了解不同的乐调(比如C-Dur等)。继续练习两组或者三组合唱。
画画(主要课):
继续画一些没有形态、只由颜色组成的画,感受颜色艺术上的合作与矛盾。这些一直持续到初中一年级。
手工课(每个星期1节课):
要做的作品是布做的或者编结的玩具、娃娃或者可爱的动物。
(体育(每个星期2节课)没有变化)
小学第六年级
语文(主要课):
在语文方面学生要区分事实与可能性发生的,就是注意什么是“假如”说出来的事。这样,才能避免将来的一种分不清事实还是乱想的思维方式或者社会。这一些是在写营业报告和工作报告要用得上的。课本要谈到不同洲不同民族的内容。
历史(主要课):
要学的朝代应该是一个发明新技术比较先进的(比如发明火药和瓷器的时代)、政治管理方法也比较完整的、也可能变成腐败的。而且这样一个朝代对历史上后边的时代有怎么样的影响。
地理(主要课):
继续看其他洲的地理情况,而且介绍其他洲是从他们的气候来开始理解的,包括天空的一些状况。地理是跟艺术联系的,因为地图的理解经过画地图的过程。
自然学(主要课):
先继续了解植物,然后再看矿物。学矿物又是跟地理一起学的。了解了一个山脉表面上的之后才要了解山脉地下的矿物。
物理(主要课):
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也是经过艺术来学物理理论的过程。所以开始从音乐来学声音波的状况。声音学也包括人的嗓子。另外从画画的艺术来到光学,可是在这年级还不包括人的眼睛。再来学温度学、磁铁和电。都要自己从现象来找出一些规律。
数学(主要课):
开始学利息和百分率,再加上一些简单的代数学。
几何(主要课):
几何是从以前画过的形态发展出来的。不过现在要在逻辑上了解以前画过的形态。
制图(主要课):
在制图课上要设计出来的是比较简单的透视图和透视图里面的光和影子。除了让学生多画,还要让他们感觉到在一个设计品中能得到技术与美丽的合作。
英文(每个星期4节课):
开始念比较容易的课本,来看不同表达方法特殊的印象,包括一些成语。做一些转换句型的练习,或者让学生重复的讲他们听过的课文。翻译的时候只要把英文翻译成中文,不要相反的。还要学与英文有关的文化和民族的东西。
音乐(每个星期2节课):
除了继续本来的以外还要学和享受小调的乐调。
手工课(每个星期1节课):
要自己设计之后,再根据设计做出来,而且做出来的作品是鞋子或者其他功能和舒服感都比较重要的。
手工课(每个星期2节课,和农业课轮换):
在第二门手工课要用木头做一些简单的、实用的、能动的玩具。学生经过操作,要感觉到作品能集实用功能和美丽于一体。
体育(每个星期2节课):
体育再也不是玩,而是很重视标准动作的练习、控制自己身体一切的动作。现在也可以开始练包括支撑的动作,开始掷标枪、棒跳高和棒跳远。
农业课(每个星期2节课,和手工课轮换):
农业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需要出多少力气、耐心和关心,才能得到吃的。
加载中,请稍候......